中华工商时报:国际并购首战失利 双龙败在何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中华工商时报:国际并购首战失利 双龙败在何方?
2009年04月01日 13:4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汽车业国际并购首战失利。在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进入“回生”程序之后(即韩国的破产重组),上汽派往韩国的中方管理人员已经悉数回国,仅剩已经辞职的两人留守。如果接下来的破产重组失败,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上汽所要承担的风险“可能是最初的5亿美元缩水或颗粒无收”。(据第231期《财经》)5亿美元,时值5900亿韩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如果几十亿元人民币在短短四五年间就会灰飞烟灭,试问还有哪个企业敢试水国际并购?你还敢去海外抄底吗?笔者不由得想起了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针对“海外并购”说过的一番话,“你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把握吗?你分析过双方的文化差异了吗?了解当地的工会劳资关系吗?如果不能知己知彼,这种信心会让我害怕。”双龙汽车如今两败俱伤完全出乎人意料,相信上汽事先都不曾想到过会这么快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不仅是上汽,业内人士起初无不看好这一并购案例。

  可是双龙汽车最终还是一败涂地,连中国市场SUV年销售量增长近80%的那个“SUV元年”的机会未能赶上。在上汽收购双龙的过程中,双龙工会的表现至今让许多人耿耿于怀。由于企业文化之保守,双龙员工可以说“并不欢迎外来者”。但上汽鬼迷心窍,自以为“搞得掂”。为协调和双龙工会以及员工的关系,上汽自以为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专门聘请全球顶尖的公司参与。但双龙工会并不领情,今年元月,中方管理人员甚至被强行扣留过。

  上汽收购双龙,双龙一直在内耗中耗尽精力。

  从双龙工会组织罢工所主张的权利协议内容中可以看出,上汽的目标和主张,其实一直没有被韩方真正认同过,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中国、韩国、日本以及欧美车厂的位势,正好由低向高分布。欧美车厂收购韩国车厂,是将产能乃至部分研发转移至此间,而中国车厂收购韩国车厂,可以习得其技术,并将产能转移到中国,以提升自己的技术,并降低生产成本。

  上汽的思维可谓是极为正常的商业考虑,但为何招来韩国本土产业工人和管理层的抵制?为何法国雷诺、美国通用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收购三星汽车和大宇汽车之后,至今整体运行尚可?难道上汽的管理和智慧不及其它?我不这么认为。

  当上汽和韩国双龙出现矛盾,我们没有看到哪怕是一个可以进行有效协调的机构!中国需要一个足以有效协调并购行动的强大机构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苏利川)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