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不断出台如“汽车下乡”、解放小排量汽车等等有利政策帮助汽车企业度过严冬之后,最近由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推出了关于节能与新能源车的“十城千辆”计划,这无疑是加快了新能源车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进程。
根据相关规定,对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会给予适当补助,而补助资金则是从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进行安排。补贴的标准是,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例,混合动力汽车最高每辆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更吓人的是最大电功率比50%以上的燃料电池公交客车,每辆车更可获60万元的补助。
笔者看到这些惊人的补贴数字,心中不禁产生了很多疑虑。首先,补贴金额相当高,以目前的汽车销售价格来看,补贴费用足以能够购买一辆普通家用轿车。另外,通过调配专项资金进行补助,那到底是鼓励大家购买环保车呢?还是环保基础建设不再需要费用呢?还是更不打算给予目前高污染汽车提供补贴进行改造来解决燃眉之急呢?
美国、日本和瑞典等发达国家对于环保型汽车都有补贴费用的经验,但是他们补贴的费用只仅仅相当于几千块人民币,这让我们意识到,未来的所谓环保型汽车在中国必定是一个比目前汽车更奢侈的产物。过高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将严重制约普及的广度,甚至环保汽车却成为了富人的玩物,大力度的推广根本起不到设想的效果。
中国目前自主研发汽车的水平,与世界水平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单凭这样低的生产力水平去制造环保型汽车,笔者真不敢想像会是怎样。合资品牌质量还相对有保证,可是售后服务和汽车维修方面的设备能跟得上吗?综合来看,环保型汽车基于中国的现状来推行,可以说是好高骛远,而且相当冒险。
政府一方面在支持企业研发环保型汽车,为减少汽车污染排放推出一系列支持环保措施是值得赞赏的,起码让大家看到政府现在为生活环境的改造狠下功夫;但另一方面没能好好控制高污染、大排量汽车的数量,尤其公务用车基本都是大排量,光把公务用车淘汰更换环保型汽车本身就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财政开支,试问政府凭什么说起带头作用呢?另外,对普罗大众的购车补贴,所谓专项资金真的能够承担得起吗?如果超出预算那将会怎样处理呢?
道路畅通本身就是对环保起积极的作用,那为什么对道路整改方面却如此让国人费心呢?北京、上海和广州作为国内的重点城市,交通常常堵塞的情况没有根治,就推行这样的补贴环保汽车措施,到底是为了市民,还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在拯救危在旦夕的汽车企业?
推行环保这么多年都不痛定思痛,却一直推行无谓政策,不考虑实际问题,最后恐怕政策也只能竹篮打水落得一场空。(叶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