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加价”流失巨额税款 消费者权益难以保证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提车加价”流失巨额税款 消费者权益难以保证
2010年05月20日 15:2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加收3万元还等了两星期呢!”京城车市部分热销车辆供不应求,“加价”才能提车的暗流重新涌入市场。昨天记者暗访发现,汽车加价从两三万元到六七万元不等。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不仅经销商涉嫌偷逃增值税,买车人也少交了车购税,累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市消协认为,加价提车属经销商不当得利,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钱提车:消费者的无奈之举

  消费者郭女士看中了大众高尔夫,问了多家4S店,等待时间至少3个月。但经销商表示:“如果加钱可以快些。”消费者吕先生则向记者抱怨,去年底想订一辆上海大众的途观,结果经销商竟然说要等1年左右,如果加3万元“提车费”,也要等三四个月。无奈之下,吕先生和郭女士都选择了别的车型。

  昨天,记者致电多家大众旗下4S店销售电话,部分4S店经营比较规范,明确表示“不加价销售,只能等。”但也有经销商告诉记者,“你加钱现在就能提车,不加钱等的时间就没谱了。”

  加收3万:税款累计少缴七千多

  “我加3万元提车,这3万元能开发票吗?”昨天,针对记者的这一提问,经销商明确表示,3万元不是车价款,不能开购车发票。记者坚持“要有个消费凭证”,一名经销人员表示,如果非要发票,这加收的3万元可以给记者开成“装饰费”。

  记者找到北京市国税局车购税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汽车经销商坚持不给“提车费”开具任何发票,因此流失的税款将包括增值税和车购税两种。据了解,简单以一辆销售价格20万元、排量在1.6升以上的车辆计算,20万元车价应该包括车辆本身的制造成本和装卸、储存、装饰等费用。如果加收3万元“提车费”,经销商少缴了17%的增值税,买车人少缴了10%的车购税,总共达到了7590元。

  据统计,途观上市首月共销售了6000余辆,目前已收到9万多订单,基本是其全年的产量。假使“加钱”的为20%的少数人,平均每辆车加3万元,按照9万辆车销量的20%计算,经销商逃避的,本应交给国家的增值税大约在9180万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本应算进车购款内的车购税,两项合计逃税总额为1.37亿元。

  市消协:加价侵犯公平交易权

  记者了解到,经销商4S店和汽车公司是代理关系,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汽车公司把车按批发价卖给经销商,之后经销商可以自主决定如何销售。加不加钱完全是店里的事,和汽车公司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汽车公司会要求经销商定出市场指导价,不会过多干预日常销售价,经销商通常都有很大的议价空间。由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经销商坐地涨价,加收“提车费”。对此,多数消费者急于提车,没有进行举报和投诉。

  市消协投诉部主任郎丹柯表示,在市场定价前提下,如果经销商所增加的3万元可以算作购车款,写入购车发票,这种行为就无可厚非。但目前“提车费”既不算购车款,又强行加收,违反了《消法》的公平交易权,这部分收入是经销商的不当得利,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邱宝昌律师则表示,汽车明码标价之外又收取额外费用,实际上是违反了价格法的相关规定。RJ046

  - 新闻链接

  京城十余款车加价卖

  本报讯(记者王刘芳)“眼下需要加价的车数量不少。”昨天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信息部经理郭咏坦言,目前在亚市,加价出售的“牛车”不下10款。

  敢于加价的都是热销车型,一类是刚刚上市的国产新车,还有一类是高档进口车。前一段时间,由于汽车销售火爆,加价车型也格外多。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汽车销售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加价车数量减少,但途观、奥迪Q5、高尔夫6、朗逸、速腾等车型仍有加价现象,加价额从两三千元到两三万元不等。从目前的形势看,大众大有取代丰田成为新的“加价王”之势。在我国对进口车实行品牌授权经营后,进口车经销商的垄断程度大大提高,也开始加入加价售车的行列。据介绍,目前,陆虎、宝马X6、奔驰S级等车型有部分经销商要求加价,个别车型加价额度达到10万元。

  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个别汽车企业奉行“饥饿疗法”,人为制造紧缺和加价。只要汽车厂家加强管理,经销商的加价行为并非不可避免。 本报记者 窦红梅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霏】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