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大国变强国 中国汽车得用十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法制晚报:大国变强国 中国汽车得用十年
2010年05月04日 14:10 来源: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外媒说,中国正在向汽车强国加速前进,也有外媒说,中国只是借助全球金融海啸的捷径成了汽车大国,但离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汽车大国到强国,这条路究竟有多远?本报采访了美、日、韩三国的权威行业专家,他们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个蜕变要经历十年。

  看标准

  汽车业称雄十项得“达标”

  按照国内外的惯例,是不是能称得上“汽车强国”主要有十大标准(见表),在产销方面中国无疑已是最强国。而在自主品牌所占据的份额上也大有长进,而核心技术、国际大牌及海外市场扩张等方面,中国也后劲十足。

  迈克尔·罗比内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除了上述标准外,未来的汽车强国必须拥有动力系统生产线,能够融入全球汽车网络,并有引领全球汽车发展的“责任和能力”。

  sudarshan则表示,汽车产销量固然不容忽视,但其他的因素,诸如技术领域及拥有主要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也是决定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准。

  sudarshan称,相对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市场,中国所缺乏的就是产品技术和像通用、福特、大众、宝马等位列世界前列的顶级全球制造商和供应商。

  不过,石原享一教授坚持认为,尽管中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是,要说作为汽车生产强国,在汽车质量、售后服务、国产技术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找差距

  核心技术

  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外界对中国汽车业“虚假繁荣”诟病的主要依据,他们认为,高调庆祝夺冠的虽是中国汽车,而躲在背后偷乐的却是与中国合资的跨国公司,因为他们凭借核心技术坐拥了中国1360万辆汽车市场的大部分。

  对此,sudarshan向记者表示,汽车的动力系统,也就是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毫无疑问是考量汽车制造商“技术能力”的最关键的方面。但是如果能够设计并且制作属于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话,无疑是制胜的关键。

  他认为,在微调内燃发动机上的发展和投入方面,日韩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要处于更为领先的地位。面对美国、欧洲和日本更加苛刻严格的排气标准,这些全球制造商们在推动内燃机的性能上也在持续做出努力。

  sudarshan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很多是直到最近才开始涉及主要的汽车组装领域,并不具备与上述国家同等的水平。但是,也不能忽视一些中国车企在发展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与工程顾问的协作,他们已经能够跟上这一科技发展的步伐。奇瑞Acteco发动机就是这一领域很好的例子。”他说,但整体看来,中国车企在这个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

  自主品牌

  中国车企正在走出去

  sudarshan称,从大型的国有车企像一汽、上汽到区域性的企业奇瑞,再到私营车企比亚迪和吉利,很多中国汽车制造商都有走向全球的潜力。然而这也取决于他们是否坚定持续地推动创新,发展更好的产品。

  现在的趋势似乎暗示,上汽更加关注于本土市场,而像奇瑞、吉利和比亚迪这样的车企在扩大海外市场上更加活跃。因此,sudarshan预计,奇瑞、吉利、比亚迪将会比其他的中国车企更早地开展全球性的业务。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上汽最近宣布收购通用在印度的业务,成立上汽-通用合资公司也是其积极扩大中国以外市场的重大举措之一,这也在预示着民族品牌正在加紧走出去的步伐。

  海外市场

  新兴市场是个突破口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中国轿车出口基本以中低档车型为主,市场也大都集中在非洲、中东、西亚及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像奇瑞轿车进入的市场基本上是埃及、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国家。

  而韩国仅现代一家汽车厂所出口的整车就是中国全年汽车整车出口的3倍还多,更不要说日本、美国、德国这些汽车出口主要国家。因此,中国自主品牌如何打赢这场“海外市场的攻坚战”将成为强国之路上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对此,罗比内特向中国支招,中国车企要想涌现在全球市场,可以参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汽车的发展蓝图。

  他认为,中国车企要想在国外成功,需要来自西方零部件供应商领先的技术。而中国汽车实现“全球化进程”将是产品、形象和科技等诸多努力的成果。

  他还说,中国应先从小市场做起,从这些市场中吸取经验,从而为进军发达市场练兵。

  举例来说,加拿大市场可以看做是打入美国市场的“跳板”,而中欧和东欧市场可以看做是中国进军美国和西欧市场的“学习平台”。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