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及消费市场的中国市场,其未来走势诸多疑问,将可能在即将召开的北京车展上找到答案。
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4月25日至5月2日召开,因为中国去年刚刚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及消费国,使得本届北京车展受到了国内消费者和海内外车企的高度重视。其中,围绕全球第一车市未来走势的诸多疑问,尤为被关注。
比如,中国车市在刺激政策降温后是否还会延续红火势头?新车产销井喷之下是否能保证质量?中国消费者买车是否还需要等待?自主品牌车是否真正实现档次升级?新能源车是否不再纸上谈兵?……业界人士和消费者都试图在北京车展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刺激政策后能否延续红火势头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过135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同一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汽车业。全球汽车制造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中国车市能够在危机中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得益于中国政府以史无前例的密度和力度出台了十余项刺激汽车业发展的连环政策。
然而,进入2010年后,中国车市在政策刺激作用下的红火势头能否得以延续?中国车市红火的势头会否因为部分刺激政策的结束而减缓?成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
采访中,业内专家向本刊记者指出,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车市的红火,但中国车市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律。从汽车消费先导国家的情况看,在每千人汽车拥有量超过20辆时,汽车消费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至少能有5年的高速发展期。2008年,中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就已达28辆,而且宏观经济高增长的趋势得以持续,将有助于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持续保持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车市数据就已延续了2009年产销两旺趋势。今年1~3月,我国汽车销量461.06万辆,汽车产量455.45万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有专家预测,2010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增长15%,汽车市场总体销量将增长10%以上。到2014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超过2000万辆。
这一点也将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得以充分证明。参加本届北京车展的车型达到了990辆,比2008年的展出规模增加了100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达到了14辆,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2008年北京车展上概念车及亚洲首发车分别只有55辆和24辆,而到了今年这个数据又较上一届分别增加了10辆和42辆。
北京车展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向《瞭望》新闻周刊指出,从全球首发车型及概念车的数量增加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企业来参加展览并不仅仅是为了卖出一两款天价豪车,而更多的是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最前沿的车辆设计以及最宏大的未来计划带到这个仍充满无限潜力的市场上。
产销井喷能否保证质量
统计显示,国内14家主要汽车企业的累计产能三年后将达到2300万辆,行业总产能在2500万辆以上。大量事实表明,每当市场产销两旺时,质量问题就成为消费投诉的热点,质量正在成为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的一大制约。
根据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车人网、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2009年共收到用户有效投诉8515例,相比上一年投诉总量上升了39.7%,其中汽车质量问题投诉占45.8%,汽车服务问题投诉占12.3%,汽车综合投诉(同时有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占41.9%。在“漏油问题”的投诉中,60%以上车主购车还不足3个月。
另一组数据同时表明,从2003年实施汽车召回法规后,至今国内车企已召回310多万辆车,涉及200多个品牌。而这还只是低要求下的召回数据。汽车产品召回数量不断增加,拉响了汽车设计、零部件质量安全的警报。
与此同时,尽管中国汽车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与国际品牌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09年中国新车质量调研显示,国产汽车平均每车质量问题下降至2.58,而国际品牌平均每车质量问题为1.42。
日前日本丰田车“召回门”,已经给全球汽车业发出警示:质量是车市的最大问题。汽车安全质量无疑也将成为消费者在本届北京车展上除车型、价格等因素之外,最关注的热点内容。
汽车业内人士贾新光等专家指出,当汽车业早已进入凭借综合品质、性能和价值合力制胜的发展阶段时,忽视质量就必将伤害汽车的品牌,销量也就难以长远和持续,“在产能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控制就更应该放在重要位置。我们不能因为规模扩张的热情,而掩盖了对于质量风险的认识。”
买车是否还需等待
2009年中国车市一大变化就是从买方市场的“车等人”变成了卖方市场的“人等车”。在持续热销的车市里,不但车价坚挺,现车难求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交了定金排队等提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车市火爆热销之下,广州、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更是出现了“提车要等、现车加价、优惠莫谈”的卖方市场特征。尤其是不少4S店加价售车的现象,成了市场上明目张胆的“潜规则”。
据本刊记者了解,除了明码标价的加价外,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制加装变相加价的情况。广州多家品牌热销车型专卖店的销售员都暗示记者,同一车型中,低配置的车型提车时间长,但加装精品,提车的时间可缩短,甚至能提现车。而前几年车市常见的低于厂家市场指导价的优惠已没了踪影。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江列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在加价销售背后有两种现象尤其值得关注:一种是一些厂家采取“饥饿市场”营销法,故意控制供应导致市场紧张局面,消费者为了遥遥无期的提车日只好咬牙忍痛支付提车加价费用。但这种市场营销方式也是一把“双刃剑”,经销商在利用消费者购车心理的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不愿继续等待且不愿加价购买的消费者。另一种情况是搭售精品提前提车。这实质上是一种变相提价的行为。这种行为剥夺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权,是一种强制性消费,应该给予严厉打击。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随着2010年厂家产销目标的大幅提升和产能的加速扩张,短暂的卖方市场特征不会持续很久。买方市场的回归,有利于厂家顺应市场竞争的规律,有利于促使厂家把控好质量和服务关。从国内汽车产能分析,长远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处于稳定。综合一系列信号分析,北京国际车展前后可能会见谜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