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错峰上下班首日效果:早高峰时段出现错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北京错峰上下班首日效果:早高峰时段出现错后
2010年04月12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欢迎参与调查
1、您觉得错峰上下班首日缓堵效果是否明显?
A、有一点效果
B、效果明显
C、没有效果
D、比以前更堵了
E、今天没出门,不清楚
2、你是否赞成错峰上下班及尾号限行措施?
A、赞成错峰上下班
B、赞成尾号限行等交管措施
C、都不赞成
D、无所谓

  中新网4月12日电  综合报道,12日是北京实施错峰上下班措施的第一天。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12日恰逢周一,从各项数据比较来看,当天的早高峰交通流量相比以往同期有所下降,高峰时段有所错后。

    北京目前每天新增车辆达一千多辆,交通拥堵已经成为老百姓出行的一大“心病”。近年来,北京已出台多项措施,希望缓解这一问题。4月1日,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上涨,成为北京正式推行的第一个价格杠杆缓堵措施。此外,还公布了缓解拥堵的十大具体措施,其中包括12日开始实施的错峰上下班,以及继续实施机动车每周限行1日的措施。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错峰上下班的持续效果还有待观察,对于中小城市这种办法可能会见效比较明显一些,但是对于大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的问题还会显出来。

  早在去年,北京学者金国坤就表示,“从减少交通污染和保持交通畅通的目的出发,按照合理行政要求,我认为最佳的决策应当是控制城市机动车拥有总量,而不是限行。如何控制总量,可以像上海那样提高私人拥有汽车的门槛,进行私车牌照拍卖。这样做至少是事先提供了选择,买或不买自愿,这比事后限制权利给人感觉损害要小。”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北京市人口已达到1755万人,比2008年增加6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00多万辆,机动车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仍呈上升趋势。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中心城区轨道线网密度与世界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中度以上拥堵时间呈延长趋势,拥堵范围呈蔓延态势。

    与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的机动车增长呈现“三高”特色。首先是增长率高,仅去年一年,北京的机动车净增70万辆,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香港地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其次北京市机动车使用强度高,私家车年均要跑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最后,机动车聚集密度高,80%机动车集中在六环内,其中34%都在二环内行驶,而其他国际化城市机动车大多呈现“内少外多”的趋势,仅2成左右集中在城中心区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陷入交通拥堵的漩涡,无论是限行还是限车,交通状况都将成为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一大因素。但正所谓“堵则塞、疏则通”,在交通拥堵这个问题上,也许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办法,如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倡导文明驾驶和提升交通文明水平等,让人们可以更加自由的享受汽车时代带来的舒适快捷。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