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获取核心技术?吉利并购沃尔沃引发三大猜想(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能否获取核心技术?吉利并购沃尔沃引发三大猜想(2)
2010年04月06日 10:07 来源:瞭望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球汽车产业重心会否“东移”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海外收购之一,这不仅仅是吉利控股集团向前迈出的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李书福说。

  对此,境外有声音认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从美国和西欧转向中国的势头,日渐清晰。

  “全球汽车产业重心的转向,并非从吉利并购沃尔沃开始。”梅新育表示,2009年,尽管中国汽车出口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球唯一在国内汽车销量增长的国家,并最终以1350万辆的总产销量成功取代美国的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地位。在他看来,吉利并购沃尔沃只是汽车产业重心转移进程中比较有标志性的事件。

  不过,汽车产业资深专家贾新光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仍在欧洲,欧洲汽车市场具有极强的品牌、技术、平台优势。与之相比,“中国汽车则几乎没有像样的东西。没有很好的品牌,人才也缺,研发能力也不行。中国有的只是市场。”贾新光表示,如果仅谈全球汽车制造的重心,中国还是满足条件的。

  “汽车产业重心向中国倾斜的说法有点早,不过,大趋势上应该是这样的。”马宇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目前还缺乏国际竞争力。”

  他在向本刊分析原因时认为,“最糟的问题,在于产业政策限制。”其一,虽然现在汽车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并且配额限制也在大幅放宽乃至取消,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控制手段。这种汽车进口限制,扭曲和恶化了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完全隔离;其二,“我国对汽车产业的合资政策仍然是‘一半对一半’,外资不能完全控股。”

  马宇认为,以上二者,看起来好像保护了民族工业,实际上使中国企业无法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实质上是把“幼稚”产业害了。

  其三,中国汽车工业长期以来就是国企的天下,民企发展的空间狭窄。以汽车生产许可证为例,从1997年投入第一笔钱做汽车开始,直到2001年,吉利汽车才最终获得生产许可证。

  马宇认为,如果国内汽车市场早些全部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市场更加便利,吉利会更早、更有效地参与到中国汽车市场甚至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果如此,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后获得成功发展的概率会更高。

  马宇表示,为中国汽车业发展计,当前应该大幅度放宽汽车行业的市场准入,尤其是民营资金进入不应限制,对外资取消不许控股限制。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辉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