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压力催生 机动车环境税争议又起(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环保压力催生 机动车环境税争议又起(2)
2010年02月04日 09:58 来源: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社会群众:环境税增加负担

  在有关机动车环境税将要出台的第一时间,记者也在社会上作了一个调查,发现与学者不同,车主、经销商和准备出手买车的准车主对于环境税持反对态度的居多。

  车主周春就认为,现在车主的负担已经够重的了。目前在我国,汽车生产和购置阶段就有增值税、消费税、购置税,在一些地方还收取增容费或消费附加费,有的城市甚至有一些临时性的集资(比如道路建设项目收费等),此外,还要收取新车检查费、牌照费、行驶证工本费、车辆移动证费、工商验证费等。在车辆使用阶段,要缴纳车船使用税、过路过桥费、燃油消费税,这还不包括停车费、保险费、营运车辆的税收及管理费等,“我大概统计了一下,现在咱们这汽车税费加起来有20多种。一辆汽车承载着如此多的税费,其中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征收环境税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在征收环境税之前,有必要清理清理绑缚在汽车身上的各种税费,本着有利于环境和消费者的角度,该增加的税费就要增加,该减免的税费就要减免,让绑缚在汽车身上的各种税费相对轻松并合理起来。”他说。

  郑州北环一家汽车4S店的老总也认为,环境税如果真的推出,会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影响。由于预期税率会越来越高,消费者可能会提前购车。在前期几轮油价调整中可以看到,小排量车的潜在购买者对油价比较敏感,可能会放弃购车,有可能对车市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如果出台环境税而不改变目前的汽车其他税费,难免有一边引导消费者购买汽车,然后再在使用上设置障碍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出现。

  他山之石:看国外如何做

  被人称为生态税的环境税,虽然现在只有英国伦敦在明确征收,但其他国家大多是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的。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部分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有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

  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目前还没有征收汽车环境税,不过出于对环境的保护,日本通过征收其他税费和发放补贴来鼓励环保小型车的使用,利用大众杠杆来引导大众合理购车、合理用车。首先,在日本买车时要交纳类似于我国的车辆购置税,这个税在日本叫做汽车取得税,不过如果购买的是价值50万日元以下的微型车,购置税就可以免除。而且如果购买的是日本政府鼓励使用的环保车辆还可以得到约合车价8%到10%的购车补贴。

  其次,在车辆的日常使用环节还要按期交纳汽车的重量费、汽车税等,这些税费都与车体的重量和排气量大小有关,汽车车身越重,排气量越大,交的钱越多。另外日本的汽油价格汽油价格中也含有多种税费,包括消费税、挥发税、地方道路税等。

  在欧洲,英国伦敦在2008年2月4日启动了“低排放区”计划。从这一天开始,凡进入该区域的12吨以上、尾气排放未能达到欧3标准的卡车,其驾驶员要缴纳200英镑的排污费,违者将收到高达1000英镑的罚单。欧盟计划在8个国家一共设立70个这样的“低排放区”。

  意大利的米兰市政府在2008年1月开始实行名为“生态通行证”的进城收费制度。根据规定,在工作日7:30至19:30时段进入米兰市中心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机动车,要按照其尾气排放的污染程度缴纳2至10欧元不等的费用,踏板摩托车、电动车以及符合欧盟最新排放标准的新车则可免缴这笔费用。缴费以购买“生态通行证”的方式进行。驾驶者可以提前或是在进入上述区域24小时内按需购买为期1天、多次往返和长期的“生态通行证”,对于多次往返卡有一定折扣。

  德国的柏林、科隆、汉诺威3市各自立法,将中心城区划为环境保护区,禁止重污染车辆驶入。这些法案根据欧洲联盟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欧1”至“欧4”,从低到高将汽车分为4个级别。只达到“欧1”甚至还不及这一最低标准的汽车被禁止驶入中心城区。另外3个级别的汽车可在中心城区行驶,但车主必须按规定在车上贴等级标签。新规定一周7天全天有效,没有按规定贴标签的汽车将被罚款扣分。

  荷兰交通部计划从2012年开始征收汽车里程税从而替代新车购置税,而交通部门规定不同排气量和吨位的机动车有不同的税收标准,一辆普通的家用轿车每公里将征收3欧分(3毛人民币)的里程税,到2018年这一税率将提高到6.7欧分。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