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低潮期是加速产能扩张的好时期”的产业发展理念,结合汽车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的势头,使各地纷纷开始新的汽车产业规划和战略布局,一些省份和城市提出了产能扩张的目标。比如,安徽省在去年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计划到2011年产量达到100万辆;重庆市预计到2012年汽车产销量达到250万辆,其中乘用车200万辆;吉林省也发布了汽车产业跃升计划,到2011年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全国有20多个省市在生产汽车,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省份提出把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的主导产业发展。
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虽然令人欣喜,但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由此可能产生的产能过剩表示担忧:如何在激励地方发展汽车产业积极性的同时,又能有效防止产业过热和产能泡沫,这是一个现实又紧迫的问题。毕竟,这种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匆忙上马的项目,很有可能带来“重复建设式”的产能过剩,造成又一批规模较小、结构分散的汽车企业,明显不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隐忧三:新能源汽车前行阻力大
有人把2009年的汽车市场称为“政策导向年”,车市繁华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市场消费体系与各项刺激政策的落地。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为去年的车市添了一把火;“汽车下乡”政策补贴,促使全国各大微车的销量同比增长都在七成以上。有专家表示,这种短期刺激性的政策导向有可能使车市患上“依赖症”,而随着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火爆的车市不可能一直“疯狂”下去。
很多人预计,随着政府优惠政策力度减弱,汽车市场主要靠政策外力拉动的爆发式增长很可能降温。比如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征幅度上调2 .5个百分点,再加上2009年下半年尤其是年底的疯狂购车行为,对2010车市的透支作用明显,都会对今年的车市产生影响。
有人担心车市能否继续火爆,也有人担心新能源汽车路在何方?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汽车的节能减排问题再次引发高度关注。
有专家表示,随着我国跨入年产超千万辆的行列,节能减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认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1000万辆所处的环境,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1000万辆时不一样,如今的排放技术标准提高了,这使得我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需要承载的压力更重。这就迫使我国汽车企业必须站在世界技术进步的高度,加大对新能源以及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改造的探索,走出一条新的中国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的汽车发展之路。
“汽车强国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前不久 在 长 春 庆 祝 中 国 汽 车 工 业 年 产1000万辆下线的庆典上解答过。他认为,我国成为汽车强国应有三个标志:一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二是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