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座驾是什么样子的吗?你见过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时乘坐的林肯轿车吗?每个国家最核心的人物的座驾自然非比寻常,那么它们的神奇之处到底在哪里?
美国总统车: 暗杀难保命,防弹最要紧
美国底特律的福特博物馆收集了5辆总统座驾,全部都是林肯车。从1939年富兰克林的第一辆林肯,到肯尼迪遇刺时乘坐的座驾,在这儿,你将大饱眼福。
1939年,林肯车随着富兰克林·卢瑟夫穿越在雅尔塔、德黑兰、卡萨布兰卡等地,见证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的事件。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乘坐林肯车向群众挥手时遇刺身亡。后来,林肯车又陪伴了尼克松、福特、卡特等几位总统安然走过,直到里根再次被刺。要知道,即便所有总统车都由装甲板和防弹玻璃制造,但总统站在敞篷汽车里向群众招手,这些防弹措施也无济于事。
里根乘坐的“林肯”是最后一辆存放在博物馆的总统车,以后的总统车都因被用来做各种试验而被毁掉。这群车的周围还摆放着林肯总统遇刺时坐的椅子,因为1865年林肯是在福特剧院看戏时被暗杀的。
前不久,美国现任总统开始访华之旅,而他的座驾同样是来自美国的凯迪拉克加长车。这辆经过专业改装的车型可以抵御一般防弹车都无法抵挡的攻击,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堡垒”:它装有特制泡沫,还有即使受袭击也不会爆炸的超级汽油箱;后排的四人坐椅与驾驶室之间采用玻璃隔断的私密后车厢;8英寸厚、相当于波音757舱门重量的防弹车门,以及大块的钢铁材质被加载在装甲车的车门框处,以防止不法分子从车门缝隙处发动攻击。
日本首相:坐混合动力,树环保风尚
1966年,日本汽车工业羽翼渐丰,日产汽车公司旗下的“王子”推出一款叫做Prince Royal的豪华座驾,代表了当时日本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平。此车被日本皇室选用,一用就是40年。在这40年中,日本天皇和皇室主要成员在正式场合基本上乘坐这种车。而在一般场合,皇室经常使用丰田“世纪”和日产“总统”。
福田康夫担任首相的时候,已经“与时俱进”地将座驾换成更为环保节能的雷克萨斯混合动力LS600hL。这款车售价151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当然,首相座驾必然经过防弹改装,价格显然要高于普通车,但起码福田康夫表明了“实现低碳社会”的积极态度。据悉,雷克萨斯这款混合动力,远比以往日本首相的座驾——丰田世纪轿车省油——世纪车每公升汽油可以跑7.8公里,而LS600hl可以跑12.2公里。更换这种轿车,也符合福田提出的建立节能社会的思想。
英国王储:“强悍”座驾,子弹、手榴弹、生化武器都不怕
源自英国的豪华车品牌劳斯莱斯与英国王储密不可分,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都对它情有独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斯莱斯在“银色幽灵”的底盘上专为英国皇室设计生产了幻影Ⅳ,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得到菲利普亲王的青睐。1952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时,劳斯莱斯作为女王的专用车从大英帝国的子民面前缓缓驶过,正式取代了此前皇室专用的戴姆勒汽车,成为英国皇室的御用专车。如今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也成为英国皇室历史的一部分。无论是查尔斯王子婚礼、老皇太后百岁诞辰等重大活动,还是戴安娜去医院看望艾滋病儿童或威廉王子去伊顿公学上学这样的日常行动,劳斯莱斯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不过,为了对付无孔不入的恐怖袭击,英国安全部门最近为几位内阁政要引进一款全新的“宝马760”型防弹车。该车造价高达200万英镑,具备“全天候”的防御功能。据弹道学测试结果表明,“宝马760”的防弹装甲可以轻松抵挡俄制“德拉冈诺夫”高速狙击步枪(该枪被“基地”恐怖组织用于阿富汗训练营)的子弹。
宝马公司提供的说明书上宣称,这款防弹车的防弹装甲甚至足以抵御15公斤重的路边炸弹,而车顶即使在同时遭遇2枚手榴弹袭击的情况下,仍可安然无恙。虽然整辆防弹车的总重量约为3吨,但是多达12个汽缸的汽车发动机令它拥有强劲的马力,能够在瞬间达到最高时速241公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车的防爆安全轮胎号称“漏气续行”,即使在4个轮胎全部中弹的情况下,车子仍然可以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飞奔。
据悉,“宝马760”独有“远程点火”装置,司机可以从137米之外启动发动机,这样就可安全检测出汽车点火装置是否被人暗设了爆炸物,从而有效避免车毁人亡的危险。另外,它的防弹挡风玻璃可以自由拆卸,以便车主在紧急情况下跳窗逃生。只需轻按一个按钮,位于底盘下方的自动灭火系统便可以自行扑灭大火。
当车子遭遇生化武器袭击时,位于发动机舱内的3个感应器将根据空气成分的变化,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一旦检测出空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车窗和用于补充新鲜空气的送风孔将自动关闭。与此同时,汽车空调将自动送出新鲜氧气。此时置身车内的人可以通过车内隐藏的微型麦克风与车外检查站的安检人员及时通话,而不必开启车窗或者车门。
该车如此“强悍”,恐怕犯罪分子很难得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