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夜话:美国车市洗牌后究竟谁是赢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华盛顿夜话:美国车市洗牌后究竟谁是赢家
2009年06月27日 10: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相继破产保护,福特则在悬崖边苦苦挣扎。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一片萧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汽车市场就没有商机。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是在这空前的大洗牌中,一些外来车商正逆市而上成为新的赢家。

  从目前来看,最大的赢家,无疑是韩国现代汽车。在底特律“三巨头”市场占有率节节败北,日本汽车商裹足不前的情况下,现代旗下两大汽车品牌——现代和起亚,在美国车市占有率却从去年的5%增至今年的7.3%,已与日本日产汽车平起平坐,成为仅次于通用、丰田、福特、本田和克莱斯勒的美国“市场老六”。

  但这可能还只是现代大规模在美扩张的开始。《纽约时报》文章就说,从现代的进取中,美国人依稀看到了40年前日本车的影子——40年前,日本丰田开始进军北美,但其单薄的产品、落后的性能一度让美国人嗤之以鼻,但今天,日本车在美国车市占有率已达到了40%。丰田更早已超过福特成为美国车市的第二霸主。

  这次金融危机,成为韩国车逐鹿美国市场的一个机遇,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危机让美国人囊中羞涩,因此更注重汽车品质而不是品牌。这对现代车来说却是一大优势。从汽车品牌来讲,现代虽然美誉度不高,但具有价格优势。在美国车市论坛上,一位网友说,放在5年前,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买现代车,但现在看看,现代车的性能其实不错,而且价格比同类车低了数千美元,这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良好的营销策略,这让现代能够在逆市中寻求扩张。据业内人士透露,为刺激销售,现代和起亚汽车大幅增加了让利销售的额度,与去年平均每车让利2000美元相比,今年让利幅度增至3200美元,远超过其美国和日本的对手;另外,作为一个营销策略,现代和其他数家汽车公司都承诺,如果购车者失业,可免费退还购置的新车。

  美国车市分析师Jesse Toprak说,现代的这一系列策略,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当前是一个完美的机会”,必须抓住机会增加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当然,现代的布局美国市场也不是仅从金融危机开始,早在危机爆发前,在底特律的历次国际汽车展上,现代都是展台巨大、精心准备,显示了其拓展北美市场的雄心。

  另外,现代能在危机中扩张,其较高的质量水平是前提和保证。在今年底特律国际车展上,现代的Genesis车型被评为北美年度轿车,而随着质量的提升、营销策略的改进,美国人也逐渐改变了心目中韩国车等同于“低质”的印象。一位美国网友说,在过去10年,他母亲一直是通用土星的忠实用户,但现在土星的维护成本太高了,于是她母亲选择了一辆质优价廉的现代汽车。

  当韩国现代在美国市场成功拓展之时,德国的大众、宝马和奔驰也成为这次危机中另外的赢家。如果加上现代的份额,它们在美国市场的总份额达到了15.7%,比去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其总比重目前已超过了福特,仅次于通用和丰田,列美国市场第三位。

  外国车商在美国车市引领风骚,一则与底特律没落有关,二则和外国车商在节油小型车上的提前开发有关。以大众为例,其在美国车市的占有率从去年的1.5%上升至2%,制胜的法宝是其新型小型车捷达(类似于国内的宝来),该车型今年5月在美国车市销量上升了8.3%。而克莱斯勒之所以和意大利菲亚特联姻,正是看中了菲亚特的小型车技术,而菲亚特则看中了美国的庞大市场潜力。

  按照美国审计公司Grant Thornton的研究报告,到2012年,外国汽车商在美国的产能将超过底特律“三巨头”,从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可以说,美国车市正在发生百年来最重大的转变。

  在这次大洗牌中,不由不让人想起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前景,去年底特律车展期间,对于多家参展的中国汽车商,《底特律新闻报》一篇报道标题就是“中国汽车在底特律,兵临城下的汉尼拔?”汉尼拔是伽太基的名将,曾一度重挫古罗马,用汉尼拔比喻中国汽车,可见底特律媒体对中国汽车商的重视。

  在许多美国人看来,由于中国汽车的产能以及价格优势,中国汽车进军美国市场将是迟早的事。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就曾对笔者表示,汽车不过是一个大众的产品,美国、日本汽车能做到的事情,中国汽车也一定能取得成功。

  但也要看到,在丰田和现代进军美国市场初期,都曾遭遇过惨败,这需要中国汽车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吸取教训。金融危机加剧了国际汽车业的竞争,但也给了中国汽车业新的机遇,能否重复日本、韩国车企的辉煌,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刘洪)

【编辑:张艳红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