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创造系列历史数据 后车展车市信心几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上海车展创造系列历史数据 后车展车市信心几何?(2)
2009年05月06日 11:58 来源:汽车007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车展对销量影响几何?

  从记者的调查中来看,尽管有81%的经销商认为上海车展对销量应该呈正面作用,但其中40%的经销商认为上海车展对4月销量的影响并不大。这些经销商认为上海车展是一个展示品牌形象的盛会,对于汽车经销商的实际销量并无太大影响,真正买车的消费者并不会仅仅因为上海车展而决定买或不买。有经销商表示,4月整体表现一般。个中原因,一是由于厂家产能一时还未完全恢复;另一方面,鉴于车展临近,多数客户选择持币待购。另据某合资品牌经销商介绍,该品牌系列车型4月份的销量并没有出现大的增长,部分车型甚至还出现销量下滑现象。对于其中的原因,经销商认为“上海车展牵制了商家过多的精力,新款展车和销售精英都被安排到车展现场,且车展期间价格的优惠幅度也较之前有所回收。”60%的经销商则认为上海车展对于销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上海通用太平洋别克、东风日产绅协店等销售商表示,部分车主通过车展比较后,直接在现场下订单的大有人在。

  5月车市走势预计

  至于对5月车市的预计,55%经销商持谨慎态度。坦言,五一过后,车市迎来淡季,但往年“淡季不淡”的现象也屡次出现。如果结合3、4两月的市场以及销量情况来看,5月出现大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平稳”应是5月车市的主旋律。

  北京现代某经销商判断,5月车市走向趋平稳,只要没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应和4月差不多。当然,也有不少经销商仍看好上海车展后的5月车市。某长安福特的经销商老总向记者表示:“上海车展激发了消费者对购买汽车的热情。车展之后,来4S店内看车的客户明显增多,意向性也非常明确。”

  此外,在此次结束的上海车展上,豪华车绝对是最大的赢家。在记者对宝马、奥迪等经销商的采访中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宝马、奥迪等几家豪华车品牌销售商告诉记者,车展对4月份整体销量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现场推出了优惠活动,更吸引了一些潜在客户当场下订。整体来看,3、4两月的销量比较平稳。不过,由于目前各款车型的促销力度较大,5月推出更大促销的可能性也不大,5月份的销量基本会维持在前两个月的水平。

  -行业视角:上海车展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车展?

  上海车展之前,有两个全球A级车展,一个是1月的底特律车展,一个是3月的日内瓦车展。而底特律车展这次却落下“寒碜”的名声,铃木、日产、保时捷、劳斯莱斯等集体缺席;所幸,日内瓦车展所有大车企全部“签到”。但无论是以全球首发新车著称的底特律车展,或是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的日内瓦车展,在经济寒冬之下,都纷纷走向务实之路:在未来3-5年内概念车不再是宣传的重点,那些即将量产的车型才是主角。上海车展也再次延续了这一特性,每个展台上最重要的都是量产车型,甚至经销商将车展现场变成了销售现场。

  但让人深表遗憾的是,大众、奥迪、丰田、通用、福特、日产这些巨头都无一带来重要的首发车型或是即将量产车型。不过,如果就此说它们对上海车展不重视,这是不对的。

  从多款重要车型在上海车展之前“错峰”上市又“撞车”的情况来看,只能说合资巨头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已今非昔比。对于越来越挑剔的中国消费者而言,一个车展要接受到的信息太多,因此,一款重量级新车在此时段推出可能会是“泯然众人矣”的结局。因此,分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宣传可能效果更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已没必要追究谁是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今时今日,谁是最重要的市场才更有意义。(高月琴)

  “六大集团”全体亮相评价“中国机遇”

  上海车展上,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首次以集团形式参展,无论是在声势上还是规模上均显得十分强势。

  一汽集团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携解放、红旗、夏利、奔腾22款自主车型、11台发动机、3台变速器产品亮相,展示了近年来一汽的自主成果。主场作战的上汽集团,旗下荣威与名爵双品牌全系车型全线出击。自主品牌轿车方面,长安汽车除借助车展上市的两厢悦翔,还展示了一款中高级概念车CD101。北汽控股公司则携旗下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和北汽有限4个整车制造企业及北汽研究总院,展示了已投产和正在加紧研发车14款展车……

  六大集团集体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可以看出,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正在金融危机中制造机遇。但从融入全球主流汽车业的角度看,六大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迈入国际阵营的过程中,上汽集团的步伐是比较超前的,但却依然走得比较艰难。此外,其它几个集团也都喊出国际战略,但有实质性进展的几乎没有。在主流汽车市场中,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品牌仍是短版。从规模上看,六大汽车集团的规模相比与国际主流汽车企业还有差距,当然规模不是仅仅靠生产数量来决定,而是一个综合的量化的比较,在这点上,六大集团仍需加大力度。(许诚玮)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