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开始,有关政府出手救助车市的信息就漫天飞。在燃油税出台不上调油价成为事实的前提下,社会各界对政府出台政策救车市的信息就深信不疑。目前,有关政府救市的数种方案在市场、媒体广为流传,其中包括新能源车补贴,小排量车减免购置税等不一而足。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政府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拯救经济的今天,应该说出台政策救助汽车市场,不单是国内采取的措施,包括美国、欧洲等政府同样在行动,只不过各家选择的方式、方法不同。与美、欧汽车市场出现严重危机政府才出手相助不同,国内汽车市场尽管也出现了下滑,但市场成交依然活跃,汽车生产商基本健康,现在国家出台政策重拳支持汽车行业,与美欧相比应属于未雨绸缪。
国内汽车市场近几年发展迅速,即便是在今年这样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同比增长都可能达到两位数。在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社会中,汽车一直被指为罪魁祸首。汽车市场过去数年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乞求各地不出台歧视性消费政策,因此汽车消费受政策影响较小,基本上没有“政策市”概念。社会对汽车市场的最大期望就是市场竞争中的降价。
最近,有关各种车市政策的信息,开始对车市造成较大影响。但这种重大政策的制定,不可能一日形成。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断有机构,甚至是一些民间机构“爆料”其上书建议。这种不断出现的政策传言,给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期望。短期看,这客观上导致汽车市场出现持币待购现象,如果政策出台后并未如这些机构建议那样,还很可能给市场造成二次持币待购,从而使国家原本意图促进消费的政策,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长期看,不断有救市政策信息传出,可能造成市场对政策的依赖。之前,北京限制牌照的政策传言,让去年11月份的北京车市逆市增长。目前,小排量减免购置税等传言也对当下小车的销售造成一些影响,汽车市场有朝着“政策市”发展的趋势。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连续出现数次政策深度影响车市的现象,很可能造成车市对政策长期的依赖,汽车厂商和消费者把车市降价的压力和期望,转嫁给政策。
显然,这不是国家拯救汽车行业政策的初衷。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求参与建议、制定政府救市政策的社会机构在国家政策没有最后确定前,不要为了“抢功”,着急公布相关内容,以免造成“政策市”的负面影响。(张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