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2007年中国汽车业的关键词,“油价”问题绝对能排上前5位。长久以来,中石化、中石油基本保持着价格上的“默契”。近日来,由石油企业引导的价格波动,尤其是国内两大石油巨头上演的一番“勾心斗角”颇有看头。
所谓“价格战”的导火线并不是两大巨头。2月10日,中化道达尔燃油有限公司在北京的两处加油站,实施了限期每升汽油价格下调0.5元的促销。共12小时的活动吸引了千余辆车辆排队购买,一度导致当地交通严重堵塞。
3月8日,中石油旗下的北京近百家加油站正式加入降价行列。3月10日,北京部分中石化加油站开始对所有型号的成品油每升降价0.08元,为期一个月。尽管中石化方面纠正说,该公司位于北京的全资控股加油站将不会降价。
有意思的是,就在中石油北京统一降价的当天,中石化供应上海地区的90号汽油的市场报价竟逆风上扬,从每吨5600元涨至5975元。这一举措让沪上最有可能采取自主降价行动的40多家社会办加油站动弹不得。
对这番价格波动,人们关心的焦点集中在了市场竞争、油价走向、定价机制三方面。
竞争会否拉开帷幕?
就在此次降价沸沸扬扬之时,各种揣测不胫而走。一些业界人士乐观地认为,国内石油业的竞争局面即将出现。但中石油则表示说,调价并不意味着公司策略上的调整,只是为了降低北京分公司的库存。也有媒体猜测,两大石油巨头在北京的降价仅仅是“作秀”而已。要揭开降价的面纱,从国内石油业的市场格局之中或许可以参透几分玄机。
1998年我国石油市场进行重组。当时的分工是:中石油主要承担原油的勘探与生产,中石化承担炼油、成品油批零业务,进口原油则由两大集团炼厂炼制,地方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都交给了两大集团销售,进而批发业务也集中到了两大集团手中。据了解,中石油、中石化有炼油板块和销售板块,两大集团产出的国内原油以及从国外采购的原油,都由其统购、排产,然后交给炼油厂加工炼制。而销售板块则是两大集团按照销售计划将计划额分配到各大省公司,省公司再配送到市、县公司,最后才配送到网点。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两大集团的实力太强——控制零售50%以上、批发环节的绝大部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控制了绝大部分油源。”显而易见的是,中石油的降价之举,并不代表石油市场垄断格局会发生变化。而国内成品油市场垄断格局不打破,成品油价格就始终是垄断的价格。“两家公司的根本目标是让双方各自强大,与跨国石油巨头竞争。”一位专家说。
故事的另一主角,中化道达尔则是国内逐步开放石油市场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合资企业之一。法国道达尔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和天然气集团,业务遍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合资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是中化集团。该集团的前身是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曾独家拥有中国石油进出口权长达40余年。去年,中化集团也拥有了成品油的批发权和零售权。有了这样一个合作伙伴,中化道达尔自然底气十足。不过,考虑到中化道达尔公司的特殊身份和它在中国石油零售业的微弱影响力,它不可能冲击两大石油巨头的垄断地位。
在今年1月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之后,由于两大石油巨头仍然掌握着石油开发权和进口权,实际上成品油的定价权还是由他们掌控。中石化提高上海的批发价一方面可以控制上海地区的油价,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在北京的损失。两大石油巨头的一点小摩擦,并不能改变他们在价格上常有的“默契”。
此外,由于降价正值“两会”期间,这还让中石油捞得一个“主动让利于民”的好名声。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表示,“中石油的几分钱降价毫不影响其利润,而且降价还可以改善其形象。”
油价到底何去何从?
虽然此次价格波动对国内石油企业来说,是出于社会影响或者市场策略上的考虑,但其实油价的走势还是牵动着不少车主的心。在今年“两会”上,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燃油税改革方案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这两项新政策的出台也都关系到今后一段时期油价的走势。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比国际成品油价格偏低,但是,国际成品油价格是包含了燃油税的,而我国则需另外缴纳高昂的养路费和数不清的过路费、过桥费。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去年11月6日公布的报告,美国普通无铅汽油全国平均价格为每加仑2.20美元,去掉燃油税,相当于每升0.58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每升4.48元。比我国目前的平均价格略低。因此,有专家认为,即使不能完全与国际油价接轨,国内油价仍有相当大的下降空间。
不过,对于今年油价的走势,各种意见不一而足。中石油表示,受供需较为平衡的影响,2007年石油均价将在每桶60美元至65美元之间波动。他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从供应角度看,剩余产能较低、石油产业链下游的炼油能力瓶颈决定了石油供应紧张。目前世界原油剩余产能已从2002年的每日560万桶下降到2006年的每日140万桶左右。随着油品市场开放、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燃油税改革即将实施等因素,20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将看涨。
与之对应的是,预言油价均价在每桶60美元以下的专家也不在少数。全球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进入调整周期,增速有所放缓,所以对石油的需求不会大幅增加,今年的国际油价基本不会涨至去年的水平。
可以看出,业界对油价走势的分歧很大。目前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如果没有大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国际市场油价将呈高位震荡态势。虽然从平均预期看,总体可能略低于2006年水平,但国际石油难回廉价时代。
从汽车业的角度来看,油价的高位其实对下游企业的发展有很明显的损害。采访中,虽然车主们普遍认为国内油价有偏高之嫌,但未来大幅跳水的可能不大。目前,上海地区93号汽油价格为每升4.76元,与2003年年底的3元左右的价格相比,还是上涨了近59%。
机制能否改变现状?
早在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下调国内油价的时候,业内就普遍预测,尽管当时每吨汽油降低220元的幅度与市场预期相差较大,但也可能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预示着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望进一步理顺。
当前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基本形成于2001年。今年“两会”期间,这个机制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2001年政策明确规定,零售商可以在国家公布的中准价基础上上下浮动8%,但该政策已经成了摆设。现在的价格形成机制虽然遵循了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的基本原则,但总体来看还只是被动接轨,并且存在滞后性,还无法真正反映国内供求状况。
不过,盛传即将公布的新成品油价格机制却始终“难产”。近日,从中石油传来消息,2006年该公司的经营利润高达人民币1980亿元。加之近期国际油价始终徘徊在每桶60美元附近,两则消息一对照,中国消费者对中国油价与国际接轨的期待情绪难免日渐高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两会期间对媒体透露,去年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实际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只是没有向社会公布。他表示,去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的47%依赖进口,因此调整成品油和原油之间的价格关系是必须要做的,成品油价应该和国际接轨。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也在这次人大记者会上进一步证实,中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运行,但是还需要在运行过程中进一步改善。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是外界盛传的“原油加成本”定价法。具体是指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加上炼油企业一定利润而产生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但马凯并没有为进一步开放油品市场做出具体的许诺。
虽然新的定价机制将可能对国内油价接轨国际油价起到正面作用,但已有专家和民营企业表示开放和放松管制更加重要。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07年中国石油贸易峰会”上,全国工商联石油行业商会副会长齐放指出,中国石油市场目前的放开仍停留在观念上、文件上,并未真正付诸行动。同时他还认为,新的定价机制并没有打破两大石油巨头的垄断。“以往的成品油平均加权价包含了国外炼油企业的成本,反映了国际炼油企业、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成品油商品价值量,但是,新方法却无法显示这些隐性的成本,”齐放说。
面对这样一个难以摆脱垄断的市场,新机制的建立能否改变现状?更多专业人士乐观地表示,开放只是时间的问题。(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