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臂膀。”当记者问及林锋汽车于他的意义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今年35岁的林锋在2003年时换过一次车,在那之前,他一直开着一辆尼桑公爵王。“1999年,买了这辆二手车,到2003年也开了近七年了,虽然保养得不错,但毕竟使用年限摆在那,保养和维修费用都上升了。正好手头比较宽裕,就想着换辆车。”
林锋当时将目标锁定在马自达6、别克和本田雅阁。在比较外观、发动机动力和配置等各方面后,林锋选择了当时刚刚国产的本田雅阁3.0。“当时,同档次的进口车都在50~60万,个人觉得国产后的雅阁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2003年初,林锋下了订单,等了半年的时间,车子终于到了4S店。“车价是31.9万,因为提车早需加2000元,购置税3万元,贷款19万元,每月还贷4700元,5年期。今年,我这款车的升级版才28.9万元,但降价也是大势所趋。”
“我曾经关注过很多关于汽车降价的报道,几乎是从2001年开始就没停息过,后来我恍然大悟,汽车降价从2001年开始,就是因为WTO。”与价格变化相媲美的,还有车型款式和品种的变化。国内汽车市场从老三样撑起半边天的单一格局到各种车型蜂拥而入,消费者真正有了在大市场购物的感觉了,同档次的车可以按个人喜好选不同品牌。
“现在,新车也开了快三年了,路噪大了,马力也不如刚开始时强劲了,但我保养到位,车子倒是没给我出过太大的难题。”林锋笑着说道,“2003年时,这个档次的车选择余地没那么大,如果现在买车,我得挑花眼了。”
正如林锋所言,似乎在一夜之间,国内市场可供选择的车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价格一款比一款实惠。现如今,他正琢磨着,如果明年经济效益不错,就好好挑挑,再换个车。“入世,对消费者而言是完全受益的,因为不断地会有配置更高、价格更低的汽车等你去选择。”
车价降低了,可供选择的车型多了,轿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也就几年的功夫,有业内人士称其为历史性转折。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轨迹来看,出现这种变化意味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
记者的一个朋友胡雪今年刚在北京亦庄买了新房,她原本是打算在北京市区选址,但疯涨的房价令她叹为观止,在计算各种利益得失后,她做出决定:在亦庄买房,然后用富余的钱买辆经济型车。胡雪的做法现如今早已不是个体行为,很大一部分手头有余钱、但又不是太宽裕的小家庭都效仿了这种“工作在市区,生活在郊区”的模式。
“有了汽车,扩大了我的生活半径,平时聚会、近路途旅游都便捷了许多,省去了很多等车的烦恼。最重要的是,大家不用全都挤在城里。”胡雪笑称,换个角度说,这也推动了城市功能建设和交通建设,它在逐渐地改变整个社会。汽车价格的逐年下降,让许多中等收入的家庭都提前过上了有车的生活。
“价格降了,车型选择余地大了,落户手术也简便了,以前上牌、办手续等需要几个工作日,听说现在当天就能搞定。对消费者而言,4S店的售后服务也比前两年要好一些。”胡锋说。
但是,伴随着开车一族数量的日益庞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成为一大问题。“要说这五年来开车的最大烦恼,一是城市交通越来越堵了,二是停车位越来越难找了。”胡锋跟记者抱怨说。
“还有一个问题是,汽车零配件的价位依然过高,4S店都说配件并不赢利,我看不太可能。”胡锋告诉记者,前两天,车子的屏幕显示坏了,胡锋把车开到4S店一问,说是要换整块板,需花费2500元。胡锋思前想后,觉得不值,就把车开到电器维修部,花了150元就恢复了正常。
“4S店给人的感觉是放心,但工时费实在太高,比如简单更换空滤、机油等都要收上百元的工时费,不合理。我因为开车时间长了,对车子比较了解,敢于去找一些信得过的维修店,但对于一些新手来说,为了放心,明知要‘挨刀’也得硬着头皮上。”胡锋不满地说。希望在开放的中国环境下,售后服务业也能得到充分竞争,“这样消费者才能在透明的环境中得到更多实惠。”胡锋的愿望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共同的心声。
(中国经济时报 章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