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振兴规划中关于汽车企业重组的细则迟迟未公布,但实践者却已呼之欲出。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汽控股)可能是此轮重组潮中第一个吃螃蟹者。
2月6日,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汽控股要在2009年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支撑北汽控股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将是和其他企业的重组,做大北京汽车的盘子。
据来自北汽控股内部的消息显示,北京控股重组的对象确切集中到福建汽车集团(以下简称:福汽集团)和长丰汽车两家身上,只等最后的抉择。尤其是福汽集团,与北汽控股这家最有渊源的企业进行过多轮接触,因为双方都是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以及三菱汽车在中国合作伙伴,外方伙伴也一直有意双方重组。
如果北汽控股和福汽重组,戴姆勒、克莱斯勒以及三菱的重心或许重新向北京偏移,而三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也不用再三心二意,北汽控股将是他们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徐和谊重组三原则
凌玉章从福汽集团董事长职位退下来,并没有影响到福汽集团的重组进程。接任者廉小强仍然在继续为福汽集团寻找重组的可能。
在汽车产业加速重组的背景下,福汽集团被国内优势企业重组已经达成共识,这在去年年底的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已得到通报,但是福汽方面始终没有透露重组对象以及重组形式。
同样对此保密的还有北汽控股,全公司上下乃至北京市工业主管部门都守口如瓶,坚称重组是北汽控股今年的大事,但不能透露被重组企业的名称。而接受采访的多位人士,都对北汽控股重组福汽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
知情人士透露,北汽控股的重组方案已经在等待北京市的最后审批,一旦批准通过,就可以对外公开宣布,目前仍然是保密阶段。
从去年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的对重组福汽的默认,以及双方企业在重组进程上的一致步调,分析人士认为,北汽控股重组福汽集团已越来越接近事实。
徐和谊一直强调,选择“强强联合”的对象有几个原则:向南部去,希望在南方设立基地;双方在产品线上有互补性;两集团合作人脉上,历史上多少有些合作的基础,便于今后合作企业很快能沟通。
上述原则将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福汽集团。北汽控股旗下的北京奔驰(此前为北京吉普)是和当年的戴姆勒-克莱斯勒组建的合资公司,同时由于当时戴-克对日本三菱的控股地位,所以北京奔驰生产奔驰、克莱斯勒和三菱品牌的车型。
而福汽集团下属的东南汽车是由台湾裕隆、日本三菱和福汽集团三方组建的合资公司,由于克莱斯勒的授权,生产三菱轿车以及克莱斯勒大捷龙等车型。同时由于福建戴姆勒公司的成立,奔驰品牌也于2007年正式落户福汽集团。
两家企业共同生产三个同样的外资品牌,显然就是徐和谊所指的合作基础和合作人脉。
福汽集团之所以能够接受重组,主要是其近年来的发展受阻所致,福建地方政府也有重组的意愿。凌玉章曾表示,并不排斥优势企业来和福汽集团合作,可以利用优势企业的资金,和福汽集团的生产平台,共同在采购、营销等领域合作,降低成本。
此外,长丰汽车也部分符合徐和谊的重组原则。据了解,重组长丰汽车是北汽控股出于打造国内最大SUV基地的规划,希望依托长丰汽车目前在SUV领域内的优势,以及和三菱合资的关系,将其纳入麾下的。
历史总是相似的,这与此前的一汽重组天津汽车、四川汽车,长安汽车重组江铃汽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重组之后外方公司的合作对象几乎都集中到一个中方企业身上,以避免在战略上分散精力。
北汽千亿规模需要
7年前汽车工业只占北京工业比重的4%,如今这一数字翻了一倍变成了8%,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建设千亿元企业集团,是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五次会议对工业战线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在首钢搬迁到河北曹妃甸之后,首都经济的下一个千亿元“航母”只有依靠北汽控股来打造,这也是北京市的一致意见。
北汽控股的重组其实与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8年,北汽控股销售汽车78万辆,销售收入750亿元左右,离1000亿尚有距离。从750亿元到1000亿元,北汽控股的增长幅度要达到34.3%。
而在目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的相关负责人认为,靠自然增长肯定达不到,所以并购重组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徐和谊是这样规划的,北汽控股2009年增速如实现10%,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830亿元。在此基础上,抓住北京市治理黄标车的机遇,预计可实现50亿元的增量。通过兼并重组,约可实现100亿元的增量。此外,零部件项目的外延式发展和汽车服务贸易等其他收入,预计也可实现30多亿元。
如此算来,北汽控股在今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10亿元,而100亿元的增量将来自于重组企业。
从公开资料显示,福汽集团2008年的销售规模在100亿元以上,暗合北汽控股的重组计划。此前传言重组的另一家企业——长丰汽车,其2008年的销售收入只有50亿元左右,并不完全符合北汽控股的重组条件,但也不排除北汽控股收购多家企业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认为,从北汽控股目前的实力来讲,收购多家企业未必能够在短期内理顺经营和发展,所以重组一家100亿规模的福汽集团来讲,或许是最佳的选择,而双方的牵手或将不可避免,
“打造千亿元规模工业企业是北京市制定的规划,所以北汽控股的重组计划肯定会被批准。”北汽控股内部人士说,“不只是批准,北京市还会支持企业对外重组和并购。”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北汽控股的支持体现在5个方面,分别是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产品研发、人才引进以及技术改造。
重组永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果此次北汽控股和福汽集团的重组能够成功,双方企业在运营上将出现大变化,或将以北汽控股为基础,重新分配合资资源,以寻求在布局上的一致性。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福汽集团主要产业包括东南汽车、金龙汽车、新龙马汽车等,但是金龙汽车主要由厦门国资管理,新龙马汽车又不形成规模,所以双方合作的主体将是东南汽车。
目前,福汽集团实施的是双品牌战略,主要建设三菱和东南两个品牌体系,这或许也是未来福汽方面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和福汽合作的项目,将可能统一在北汽控股的战略架构内。
本来就不强势的克莱斯勒在此次重组中,或将再一次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早在1984年克莱斯勒就与北汽合资成立了北京吉普,而2005年克莱斯勒将其在北京吉普全部股权划转于戴姆勒,随后,克莱斯勒丧失了在北京奔驰的话语权。
戴-克分家之后,克莱斯勒希望得到原来属于北京奔驰的联合品牌销售网络,并在今后单独接受克莱斯勒管理,但未果后,克莱斯勒开始授权东南汽车生产克莱斯勒品牌,并希望能够建设独立的销售渠道,而此次北汽控股和福汽的重组进程,或将在一次波及克莱斯勒在华的独立发展规划,克莱斯勒仍将重新面对与北汽控股的合作。
而克莱斯勒的老伙计戴姆勒则要强势得多,目前在福建戴姆勒公司生产梅赛德斯-奔驰系列的Vito和Viano轻型商务车,并计划于2010年生产Sprinter。由于戴姆勒和北汽控股的合资也涉及到商用车,所以福建戴姆勒将来也有可能和北汽福田取得协同效应。福田汽车高层表示,在与戴姆勒合资中重卡业务后,还希望取得客车等其他业务的合作。
对三菱汽车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因为东南汽车和长丰汽车都是三菱的合资伙伴,今后三菱将撇不开与北汽控股的关系。不过目前三菱一直在筹划建设立的销售网络,2008年9月就已经向东南汽车派驻高官,全权掌管三菱品牌的运营。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重组之后,三菱汽车或许可以再次实现对北京奔驰投放三菱品牌。 (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