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败还为时过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现在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败还为时过早
2010年03月30日 1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3月29日,湖北宜昌市,吉利汽车经销商挂出宣传条幅“预祝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圆满成功”。据悉,3月28日,在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总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刘易斯·布思签订了收购协议,吉利集团将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此协议目前还将经过多国政府监管部门的审批,预计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3月30日电 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收购豪车品牌沃尔沃。此举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汽车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吉利能不能运营好沃尔沃,会不会步入福特汽车的后尘等问题都是大家所关心的。

    英国《金融时报》今日撰文称,现在评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败得失还为时过早,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的勇气会得到回报。

    文章指出,虽然收购的细节没有公布,我们不知道吉利在18亿美元之外,还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但是从目前的细节来看,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最多不超过20亿的收购资金,第三季度左右完成交割,这些都让人看到了这场交易的干脆。

  文章提到吉利的老总李书福,称其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民营车企掌门,并称对于其“汽车就是两排沙发安装在四个轮子上”这类言论难以苟同。不过,不能否认他的成功,也不能否认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贡献。在自主技术方面,吉利是少数几个自己掌握发动机技术,并很有可能率先掌握变速箱技术的中国企业之一。

    李书福在周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己并没有合并吉利和沃尔沃品牌的计划,沃尔沃将仍然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存在,并且将保留其目前的管理团队。文章认为,在中外一致认为吉利没有管理沃尔沃、运作一个国际品牌能力的时候,李书福这种不触犯众怒的做法很聪明。

    文章还预见性的指出,在中国市场,沃尔沃的走向一定会带有强烈的吉利色彩,原因就是李书福这样一位中国式掌门,不会花太多时间考虑去应付难缠的董事会和其他股东。

  不过,如果吉利如同很多中国国企的老板那样畏首畏尾,那么弥合中外管理分歧、统一企业文化的工作永远也完不成。这就是为何杨元庆搞不好合并后的联想而必须要柳传志亲自出马。柳传志的回归,瞬间统一了联想的企业文化,这是最重要的。李书福之于沃尔沃也是一样,如果说胡茂元、徐建一甚至尹同耀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李书福、王传福们或许更有可能做到。《金融时报》称,激情洋溢的“土鳖”,强于畏首畏尾的智者。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吉利收购沃尔沃所承担的巨大风险。沃尔沃项目所需要的资金,以及这笔资金回笼的周期,对于吉利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李书福表示,比利时、瑞典政府、福特汽车,以及中方银行、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都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提供资金。不过签约不表示一切都尘埃落定,吉利斥资收购来沃尔沃后,能否将让其扭亏为盈还是未知数。

    此外,从福特方面来看,剥离沃尔沃也将会是一个难题。因为自1999年以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以来两家公司已经深度融合。

  文章结尾称,现在就去一板一眼的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得失成败还为时过早。但是既然一汽、上汽,乃至东风、长安们都不敢去吃这只螃蟹,也许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的勇气会得到回报。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