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按新标补差额 超15年进口车受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以旧换新按新标补差额 超15年进口车受益
2010年01月12日 15:47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国家公布《关于调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以旧换新每辆车最高补贴18000元。记者从佛山经贸局获悉,此前佛山参与以旧换新报废汽车的22名车主,将在符合各自的条件中获得差额补贴;不过,目前具体实施细则还未下达,要领取差额补贴的车主们,仍需等待。

  调查

  10年以上低价车型和超15年进口车直接受益

  业界分析,新补贴标准的明确,将对报废老旧汽车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佛山骏威龙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国光介绍,对于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低价车型以及使用超15年的老旧进口车,以旧换新补贴新政将刺激这些车型的淘汰。

  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公爵、皇冠、蓝鸟、雅阁的老旧车型,高达1.8万的补贴无疑会刺激这些车的报废淘汰。潘国光分析,这些“老爷车”由于油耗较高、维修费用昂贵,价值2万~3万元,但往往有价无市,这些老旧车辆很少在市场上流通。

  1.8万元的补贴无疑会直接刺激这些老旧汽车的报废。

  而对于1.0~1.3升排量的上世纪90年代夏利、吉利、奥拓等车型,价格往往低于1万元,高达1万元的补贴也将具备吸引力。从价值而言,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富康、捷达等车型本身的交易价格不到1.8万元,拥有这些车型的车主能在以旧换新的补贴中直接受益。

  追访

  已办理以旧换新车主可获差额补贴

  采访中记者还获悉,除了新的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外,对于新补贴标准前参与以旧换新的车主,也将获得“差额”补贴。

  佛山市经贸局市场建设科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佛山已成功受理22名车主以旧换新的业务;对已经按原补贴标准发放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的车主,将由财政部门按照确定的补贴标准向车主补发差额部分的补贴资金。该人士表示,车主不必担心补贴标准提高得不到国家的差额补贴,等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各项补贴款项将会尽快到位。

  趋势

  限行与补贴并举

  加速老旧汽车报废

  元旦前,为“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测试工作”,佛山实施了为期四天针对以黄标车为主的限行措施。业界普遍认为,此举是佛山限行黄标车的一个信号。广佛在同城化的发展中,广州限行已给佛山车主出行带来不便。

  据佛山环保部门最新公布数据,佛山黄标车约有12万辆,黄标车的比例为10%。由于家轿使用年限较长并可申请延期,因此家轿中黄标车的数量比例也远高于商用车型,至少在10%以上。国家补贴标准大大提高,将大大刺激佛山车主更换黄标车。

  而佛山交警部门也表示,对于黄标车辆年审将更为严格。业界普遍认为,一个较高的补贴标准出台,以及佛山限行黄标车的大势所趋,将大大加速高油耗、高污染的黄标车报废进程,在促进佛山车市繁荣的同时,也将大大改善佛山空气质量。也有商家建言,当前二手车已作为汽车市场很重要的一部分,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将“以旧换新”也列入补贴的范畴。

  新闻背景:

  报废“老爷车”最高补贴1.8万元

  本次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比此前补贴标准提高2000元~1.2万元不等,最高补贴标准为1.8万元。其中,报废1.35升及以上排量轿车,补贴1.8万元;报废1升(不含)~1.35升(不含)排量轿车,补贴1万元;报废1升及以下排量轿车、专项作业车,补贴标准仍为每辆补贴6000元。报废载货和载客汽车,补贴标准5000元~1.8元万不等,对比去年4月份的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

  目前尚不明晰 换购新车可否同享购置税优惠?

  佛山车主对于提高以旧换新补贴提高极为关注。众多车主一致认为,对比此前最高的6000元的补贴,对于更换家轿而言,此次的补贴有一定的吸引力。有车主算了一笔账,以一辆老富康为例,补贴加上“残值”补贴约1000元,车主将获得1.9万元,通过以旧换新购新车确实挺“划算”。

  记者走访发现,众多车主对于是否可同时享受购置税优惠,给予高度的关注。根据去年公布的以旧换新的实施办法,凡在2009年6月1日~2010年5月31日期间将符合条件的汽车交售给依法设立的指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并换购新车的,均可获得政府补贴。但实施办法同时规定,报废“黄标车”并换购新车的,新车已享受了1.6升及以下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的,不再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由于今年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仍可享受约2.5%的购置税优惠,购置税优惠费用约相当于车价2%的费用,不少车主均希望购买新车仍能获得购置税优惠。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由于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未出台,关于以旧换新还能否享受购置税优惠前景,目前尚并不明晰。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