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到期 部分车型优惠“回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到期 部分车型优惠“回缩”
2009年12月21日 11:0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年底的汽车市场不同往年,一边是大部分热销经济型车闹“车荒”,一边是消费者为搭上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的末班车,四处“抢车”。

  目前,广州地区大部分合资品牌汽车经销商今年的销售任务已经完成,对于推动优惠促销活动不再积极了,合资品牌车型的价格优惠普遍出现回缩的状况,而拥有较多现车的自主品牌汽车经销商则趁机加大促销力度“拉客”。

  消费者急抓购置税减半“尾巴”

  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庞先生原本还想观望一段时间,等到明年再买车,2010年新购置税优惠方案出台后,他的购车计划提前了。“我看中的车型要9万多元,按照明年购置税减免幅度缩小25%计算,就要多掏2000多元。”为搭上今年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的末班车,他托各种关系,终于在上周提到了一辆现车。

  像庞先生这样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不过其他人没庞先生幸运能提到现车。大多数热销车型都是有价无车,尤其是在1.6L以下排量的车型,更是被“抢疯了”。“我只想年底拿到现车,优惠方面少一点也行。”李女士看中了锋范1.6L车型,不过由于车源紧张,不得不四处托关系“插队”拿车。

  “我天天被客户催得头痛。”一汽丰田4S店的销售顾问小孙告诉记者,近期现车稀缺,购买卡罗拉、花冠车型的客户却有增无减。新的购置税优惠方案刚一公布,她就接到十几个客户“催单”电话,有的客户甚至表示愿意“加价”以提前拿车。

  1.6L及以下排量车型优惠“回缩”

  记者获悉,目前大部分1.6L以下的车型都存在车源“告急”的情况,尤以合资品牌为主。东风日产骊威、颐达、骐达、轩逸;广汽本田锋范、飞度;长安福特福克斯、一汽丰田卡罗拉、别克凯越、雪佛兰乐风、速腾、宝来等市场热销车型都现车稀缺,现在预订需要等待20天甚至1个月才能提车。

  在此情况下,1.6L以下的小排量车型的价格优惠开始缩减。目前卡罗拉的优惠缩至3000元左右,有的经销商甚至只愿意以礼包替代;1.4L飞度的4000元优惠已经取消;曾经优惠至1.8万元的凯越车型,如今也缩水至1.5万元左右。

  “春节前,车价只会逐步走高,不会再出现大幅度优惠了。”上海大众广物城市精品店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除了现车紧张之外,大部分销售店早已完成销售任务也是导致车价优惠幅度收窄的因素。

  自主品牌趁机“现货”拉客

  多数车型告急,使得部分现车较为充裕的品牌经销商趁机“冲量”。如东风标致新近推出了购买新307 1.6L车型的客户可享受购置税全免的优惠政策。东风本田广物店销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该品牌车型都在1.6L排量以上,因此新的购置税优惠幅度缩小,更有利于思域等不在政策优惠范围内的车型的销售。

  自主品牌趁机“发力”的动作更为猛烈,长城汽车迎来了一个销售高潮,“新方案出台后,我一天卖了4辆车。”赛马场长城汽车店的销售顾问罗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吉利汽车也迎来了销售爆发期,购买吉利金刚还可优惠2000元~5000元,只有部分型号需要预订。

  经销商避谈订车“补贴”

  “如果这个月下订,下个月才交车,是否可以享受购置税减半的优惠?”在一家合资品牌汽车4S店,一位消费者如是问销售顾问。销售顾问表示:由于厂家政策没出来,现在不好说。一些已订车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签订订单时,经销商在订单中都特别注明一条:“如购置税政策变化,经销商不负责补贴。”也有一些经销商表示,会向厂家申请,对2009年预订车型的客户给予适当补贴。

  新优惠政策一出台,也有厂家积极反应,东风日产就随即公布了维系客户满意度的“补贴新举措”:在12月份和之前下订单的客户,或可争取到经销商购置税差价补贴。以12月15日为界,此前预订的客户,购置税上浮部分或可由汽车厂和经销商共同补贴;本月15日到31日预订的客户,提车后购置税上浮部分或由厂家补贴四分之一。

  不过,大部分品牌汽车经销商对于已订车客户提出的“补贴”问题,要么“避谈”,表示要看厂家政策,要么则明确说按照新政策执行。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