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税费暴涨 消费者受激抢购原价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担心税费暴涨 消费者受激抢购原价车
2009年11月16日 11:17 来源: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1月6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尽管这只是一次调查,暂时不会马上触动国内市场现有进口车的价格,不过该消息一出,立即在美国进口车经销商和消费者中引起震动。据悉,在消息发布后的一周多时间内,美国进口车经销门店成交额有明显提升。

  担心税费暴涨

  买家心急出手

  前日中午,迎晖路上的华星汽车集团四川华驰店里,刚刚办完购车手续的陈先生轻舒了一口气,又赶紧忙着打电话约客户下午谈公事。“我今天为来买车,把上午约好的事情都推了。”陈先生说,他是铁杆的JEEP迷,之前就一直想买一辆JEEP大切诺基,因为资金周转、项目投资等问题,一直没下手。但前几天他看到部分美国车被我国商务部“双反”调查这一新闻后,就坐不住了。陈先生说,看到新闻后他在心里默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对进口整车的关税为25%,如果对美国车征收反倾销税,至少会增加一倍关税。他看中的那款JEEP大切诺基是59万多元,如果再征收25%反倾销税,至少还会涨价近12万元,市场售价将可能超过71万元。“再不买,等于白白损失12万。反正这辆车我铁定要买的,还不如趁现在先下手为强。”

  “双反”消息并非只“刺激”了陈先生一个人。四川华驰店总经理田景秋告诉记者,近一周来,尤其是最近几天来电询问,或来店看车、买车的人有所增加,JEEP系列、PT漫步者、道奇酷威、酷博等车型的成交量都有明显提升,尤其是跨界车道奇酷威和城市SUV“JEEP指南者”的销量提升较大。据销售人员透露,其中大部分买家都是冲着这个消息购车的。除四川华驰之外,市内某凯迪拉克经销店最近一周的来店人数上涨了30%,销量增加了20%。而经营克莱斯勒、JEEP、欧宝、萨博车型的城市车辆和经营进口福特的北吉车行等美国进口车销售店,近一周来的人气也均有所提升。

  车源吃紧难买现车

  车商承诺不囤不涨

  一位趁周末前去选购美国进口车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看的几款车型目前都没有现货,订车还要等几个月。“车商会不会趁机囤货,过几个月卖高价啊?”

  “不可能囤货!现在车源那么紧张,怎么囤货?我还在担心怎么多从厂家要些车呢。”四川华驰总经理田景秋看着电脑上的库存数据,眉头不由皱紧了。田景秋告诉记者,美国进口车资源有限,每月都是按计划调货。该店的存货情况算好的,可是像JEEP指南者、四门的JEEP牧马人、撒哈拉四门款、罗宾汉四门款等车源目前都很紧张。“道奇酷威前段时间全国紧俏,最近才给我们补了少量货源。”作为国内克莱斯勒品牌年销量曾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的经销商,四川华驰的销售和库存实力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是从目前该公司的真实库存数据来看,捉襟见肘的库存让车商难以囤货。某凯迪拉克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此前备了一批货,但他表示绝对不会借机囤货或涨价,“正好相反,我们购车还有一定优惠。”

  业界理智预估

  涨价影响有限

  所谓反倾销和反补贴,是指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次“双反”涉及的车型主要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十多款汽车,以及林肯、福特等品牌的部分车型。

  倘若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双反”调查得出肯定结论,那么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道奇酷威、酷博、JEEP指南者、别克-昂科雷等原产美国的多款车型将面临全面涨价。据统计,中国自美国进口的汽车主要来自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其中,克莱斯勒出口到中国的整车数量最多,每年达2万辆以上,而美国一年出口至中国的汽车数量大约在4万辆左右。

  “双反”调查目前只是立案,一般情况下,调查时间会在三五个月左右。四川华驰总经理田景秋预测,商务部的“双反”调查可能会在近期刺激市场,因为车主会考虑到大幅度涨价的因素,可能会采取提前购买的举措。

  据某凯迪拉克经销商负责人称,如果“双反”真的成立,美国进口车价格肯定趋涨,不过他认为以50多万的车为例,上涨幅度可能为七八万元,而不会超过10万元。“美国进口车现在定价是比较低的,利润比较低,如果有一定上涨影响不会太大。”他指出,除定价低外,由于凯迪拉克有一部分在国内生产,所以即使“双反”成立,对他们的整体销量也不会有大的影响。他还估计,即使“双反”得出肯定结论,其对明年车市的影响也只是阶段性的、短期的。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