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0万辆"山寨汽车"背后 欲借新能源车转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山东10万辆"山寨汽车"背后 欲借新能源车转型
2009年10月26日 10:28 来源:鲁中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陷入争议的漩涡,或是此刻山东电动汽车所处环境的最真实写照。

  央视一则山东成为“山寨汽车”制造基地的报道,让原本并不为外界关注的山东电动汽车产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时间,种种对于山东电动汽车产业不利的声音也充斥在坊间。

  不过,在看似颇受争议的“山寨汽车”背后,其实也是山东加快发展汽车产业的初期表现之一。按照《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等政策规定,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山东抓住新一轮汽车机遇的突破口,加快实现其从汽车大省到汽车强省的转身。

  在突破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聊城、淄博等省内部分城市也都相继出台了支持电动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支持政策的刺激下,一股民间投资的电动汽车产业的热潮也被激发起来,也成为了推动山东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不过,受限于技术、资金、牌照等因素,山东当前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仍不完善,这也引起了外界的诟病。

  “山寨汽车”的背后

  10月2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的一则“山寨汽车”的新闻报道,让山东20多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央视的说法,包括时风集团等山东电动车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都属于“山寨汽车”;而山东也以年产或超10万辆的产能被冠以“山寨汽车”制造基地的称号。

  对此,本报昨日致电位于聊城高唐的时风集团办公室,询问其对此事的观点及对电动汽车发展的看法。或许是央视报道后引起的敏感,当本报记者按照其办公室所提供的号码致电其集团一杨姓经理时,电话始终没有被接听。而本报也针对此事致电山东另一家电动汽车生产厂商,但得到的是其在省城办事,不方便说话的回复。

  本报了解到,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之所以被冠以“山寨汽车”的称号,与生产厂家不具规模、生产技术标准落后有关。对此,位于淄博的唐骏欧铃汽车相关负责人此前就向本报表示,政府电动车行业相关管理办法的缺失导致企业不敢投资,是企业不具规模、生产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

  其实,从去年开始,聊城、滨州、淄博等省内部分城市就开始了电动车管理规范方面的试验。其中,今年的3月份,淄博就出台了《淄博市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市民消费电动车,并对符合相关标准的本地生产厂商进行扶持。而此后的8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更是发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更是加快了山东省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

  本报注意到,在上述《意见》中,培育时风集团、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轿车生产骨干企业,积极争取国家认可新能源汽车生产资格,也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在省、市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场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盛宴也已经开始。在此前接受本报专访时,唐骏欧铃汽车相关负责人也认为,随着淄博等城市电动车管理规定的出台,将更有利于其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大省”称号下的尴尬

  本报了解到,重型卡车、轻型汽车和三轮农用车一直是山东汽车产业对外界的首要印象。其中,山东重汽、潍柴动力、时风集团等厂家也都是坊间耳熟能详的名字。

  其实,数据更能显示出山东部分车型生产的优势。2008年,山东生产重型汽车16.7万辆,占全国的30.9% ;生产轻型汽车30.2万辆,占全国的27.4% ;生产三轮及低速汽车149.9万辆,占全国的74.6% ;重型、轻型、三轮及低速汽车的产量均居国内第一位。

  在吉林、上海、安徽等地,相继抓住机遇成为“汽车强省(市)”之时,山东却在起跑线上就慢了一步,至今仍难以将“汽车强省”的名号公开示人。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魏学勤此前曾表示,山东虽然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大省,但因为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使得山东的汽车产业大而不强。

  此外,山东汽车产业的结构并不合理,轿车产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也是山东汽车业的短板之一。数据显示,2008年生产轿车16.4万辆,仅占国内产量的3.24%,缺少产量过百万辆、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大企业集团;而汽车零部件企业比较规模小,专业化程度较低,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型产品为主,经济效益不高也成为山东汽车产业的诟病之一。

  于是,在“汽车大省”称号的尴尬下,山东如何推动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向“汽车强省”转身

  目前,山东的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水平不高,生产的汽车在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专用车企业的产品趋同化严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不高。但实际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成为山东实现其汽车强省的关键一步。

  在此之前,面对国家对汽车产业控制的趋紧,如何拉近与吉林、安徽等汽车强省之间的差距,成为困扰山东汽车产业的难题。不过,随着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提出,山东能否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也就成为扭转其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因素。早在今年4月、8月,山东省就相继出台了《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而这其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成为山东汽车产业变革的突破口。

  本报在山东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注意到,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将成为山东发展汽车产业的利器。其中,规划更是提出将支持时风集团、齐鲁客车、烟台中上客车等企业,按照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

  而根据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山东将培育“四大四小”8个重点产业区域,其中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四个整车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万—30万辆,淄博、威海、聊城、日照力争各达到10万辆。

  此间,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汽车的变局也正在加速。早在今年6月,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重组成山东重工集团。而诸如时风集团、唐骏欧铃等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企业,也开始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布局。

  可以说,在官方的主导下,山东正在加快实现其从“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的转身。而在其中,民间投资力量也成为山东实现汽车强省目标的推动力量之一。“政策已经明确,市场又存在很大潜力,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发展。”唐骏欧铃汽车相关负责人此前更是向本报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追赶“汽车强省”的大戏已经在山东上演。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