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理普京今年3月曾自掏腰包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订购了一辆俄产“涅瓦”越野车,欲以此带动更多的同胞购买国产汽车,进而尽快振兴在金融危机打击下举步维艰的本国汽车工业。但普京这个“春天的故事”似乎没能给俄汽车制造业带来金秋的收获。
俄产汽车企业开始出现倒闭
9月4日,俄罗斯乌德穆尔特仲裁法院正式裁决,创建于1965年的伊热夫斯克汽车公司破产。
这是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以来第一个倒闭的俄罗斯汽车生产企业。
伊热夫斯克汽车公司今年4月初就已负债113亿卢布,其全部控股权已抵押给俄储蓄银行。今年5月,该公司试图向俄头号汽车制造商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出售本公司全部股权。在双方股权交易谈判失败后,伊热夫斯克汽车公司宣布无限期停产,并将5500名员工大幅裁减至500人。当时就有业内人士预言,该公司一旦停产,最终破产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灾难年”:年产汽车不足70万辆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风暴冲击,是导致伊热夫斯克汽车公司陷入绝境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俄汽车生产行业雪崩的主要背景。
俄媒体9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俄汽车制造业从业人数同比下降19.9%,职工平均工资同比下降16.4%。有预测称,俄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在未来几个月内还可能再减少15%~20%。
目前,俄汽车制造业员工中,工资最高者为组装外国品牌汽车的企业职工。如位于伏谢沃洛日斯克的“福特”厂和圣彼得堡的“丰田”厂,职工平均月工资还能维持在1000美元以上。而生产载重车和公共汽车的企业员工月工资,今年夏季即已降至300美元左右。
俄罗斯“汽车统计”协会8月底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俄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可保证年产240万辆小轿车和轻型商用车,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产能利用率已跌破30%的下限。目前,俄罗斯年产汽车不足70万辆,创俄国产汽车工业史近40年新低。
业内专家指出,自1971年起,即使在1993年至1995年实行私有化和超级通货膨胀时期,俄国内汽车业年产量也从未低于100万辆。因此,2009年将是俄汽车工业历史上的“灾难年”,众许多汽车企业将难以支撑到2010年春天。
“伏尔加厂应该倒闭”
俄自主汽车制造企业如今面临严重危机。伏尔加、高尔基、卡马重型卡车制造厂和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这四大俄自主汽车生产企业,目前无一例外地全部需要政府贷款援助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其中尤以伏尔加汽车制造厂为甚。
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建于苏联时期,以生产“拉达”牌轿车而闻名,目前其主要股东是俄罗斯技术公司、法国雷诺公司及俄罗斯“三方对话”投资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该厂今年3月底负债高达400亿卢布,汽车销量下降40%,而且近几个月来销量仍在持续下降,负债却节节攀升。今年3月普京总理视察该厂时曾表示政府将提供约10亿美元助其渡过难关,但这杯水车薪之助未能给该企业带来多大起色。
8月6日,伏尔加汽车厂工人举行集会,反对公司高层做出的“8月停产及9月缩减工作周”等决定,并要求俄政府对本企业实施国有化。集会组织者、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股份公司“统一”独立工会负责人佐洛托列夫在集会上表示:“我们要求将伏尔加汽车厂国有化。工厂应该像以前那样属于国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属于私人。”
俄国内个别知名经济学家曾发表文章称,“伏尔加厂应该倒闭”。文章说,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最近10年内根本没有独立经营下去的能力,而是全部依靠俄政府援助才勉强得以存活下来,现在又要求政府提供巨额资金援助。这纯属浪费纳税人的钱。伏尔加厂已到了该破产倒闭的时候了。
8月28日,曾有过多年商业银行领导职务经历的科马罗夫被任命为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总裁,接替3天前主动辞职的阿廖申。同时,俄罗斯技术公司正式决定组建新的子公司——俄罗斯汽车控股公司,以此整合伏尔加汽车集团、卡马兹公司及另外两家企业的部分资产。业内人士称,这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新一轮洗牌和产业整合已经开始。但新一轮重组能否把俄产汽车带出“寒冬”,尚需耐心观察。本报莫斯科9月17日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