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辛国斌在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政府和产业界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也十分重视。但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辛国斌坦言,自2007年,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以来,已有18家企业的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乘用车、工程车等近百个车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通过了审查,进入了市场。当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关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新能源汽车生产呈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之势。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上,一些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盲目创造条件也在上。这在分散技术和资金,减弱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同时,也埋下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辛国斌说,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多尚处于研制试验阶段,汽车生产企业、专业生产企业、非专业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企业纷纷开展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这些企业和机构在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实验设施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设立一定的技术门槛,制定不同于传统汽车管理的规则,以确保尚未行驶的新能源汽车既能满足国家对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又不会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带来威胁。
辛国斌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新结合,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准入管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增加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实施的基础上,要密切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管理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加强监督管理,一是要严格按照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进行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准入的审查工作。二是对已经获得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进行补充审查,保障已经销售使用的车辆能够正常运行。三是要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系统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运行保障机制和配套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第三,促进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与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且至关重要。要科学规划,重点支持,尽快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和基础原材料的本土化。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对一些零部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后,要根据技术发展进行补充完善。
第四,要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国内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在此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经验,针对实际需要,从检测、安全极可靠性等方面完善标准体系,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