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关一汽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动作迟缓、已经沦落为洋品牌代工厂的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汽和东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作出针对此质疑的回应。一汽、东风这两大老牌国有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开发方面,此前做得的确不尽如人意,行业、社会对其质疑由来已久。应该说,这两年一汽、东风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在自主品牌开发上努力,也初步看到了一点成绩。客观地说一句,他们过去做得确实一般,但也应该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但新能源车的开发,与自主品牌的开发还不是一个概念。业内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在内燃机开发上,国内自主企业很难与欧美日三大企业进行抗衡,如果开发新能源车我们就与这些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自主企业就有与他们并驾齐驱的机会。这种说法有两个不合理的假设,假设一是国外这些汽车巨头之前近百年,对新能源汽车没有进行开发研究;另一假设是,汽车的竞争力只是动力开发的竞争。
事实上,这两个假设并不成立,美国通用破产时,业内分析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过去几年内美国通用投入数百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汽车没有得到应有的市场回报,从而拖垮了通用。而目前流行的混合动力、电动车等新能源研究,欧洲企业起码在数十年前就开始进行研发投入。有关动力是汽车关键组成部分不假,但即便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国内做得比较成功的几家自主品牌,在此之前,大多数车的动力总成系统是买来的,他们的成功就足以说明,动力总成不是唯一的竞争力。
批评一汽、东风对新能源汽车投入不足,或者力度不够,可能符合实际情况。在目前,新能源车被提到无限高度,新能源车开发炙手可热的今天,这两家企业做的、说的都不是太多,感觉与其身份不配。但问题是,在背负了数十年国企巨大包袱,这两年刚刚开始东拼西凑搞自主品牌的这些企业,能用什么、在什么基础上搞新能源车?就好比连马都没有,就逼迫主人把资金精力用在造马鞍上。
客观地说,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开发,不是热度不够,而是已经很热了。很多企业之所以高调宣扬其新能源车,最直接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争取到国家的补贴,实际产品自己心里都没有信心。从去年奥运期间国内企业宣布一堆新能源车投入商用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认真调查一下市场大家都明白,有些企业是出来作秀的,一年来新能源车的实际销售超过两位数的都不多,甚至有的为零。这样只为争利的漩涡,没有一汽、东风也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