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上半年销量全球第一 车企车型排名揭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中国车市上半年销量全球第一 车企车型排名揭晓
2009年07月09日 09:06 来源:深圳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7月,是1~6月汽车市场销售统计出炉的日子,也是历来各厂商惴惴不安点算成绩的时节。但是今年在全球经济危机肆虐、各国汽车市场奇寒彻骨、哀鸿遍野的情势下,中国车市却枝头怒放、一派火红。正如东风日产执行副总任勇所说:“我们这里是寒风吹得热汗流!”

  上半年轿车销售355万辆 同比增长19.3%

  数据调查显示,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美国新车销量约为480万辆,整个市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5%,日、美六大厂商的降幅均高达三到四成。在美国汽车三巨头中,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在今年相继因深陷经营困境已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汽车市场萎缩了将近三分之一,同为破产公司的通用和克莱斯勒销量分别下降了40%和46%,福特也减少了33%;美国本土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车商分别减少了38%、34%及33%。日本6月份国内轿车、卡车及客车的新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3.5%,为连续第11个月下滑,6月份的汽车销量总计为243342辆。

  但国内汽车发展却一派红火,据本报记者提前两天率先拿到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在当月10日例行发布的汽车销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刺激下,国内车市持续向好再创新高。6月份,乘用车市场销售约67.5万辆,同比增长约38%;上半年累计销售约355万辆,同比增长约19.3%。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尽管商用车形势比较严峻,但乘用车产销增速高于行业总体增速6.9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力。政策性因素成为促进今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构性增长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成老大

  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月均占有率约为40%,超过德、美、日系合资车型,连续6个月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开辟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排量车型是自主品牌的主要产品集中带,购置税的优惠以及燃油税的实施都带动了消费者的购置信心,使自主品牌成为政策利市暖风的最直接受益者,但自主品牌的成功更在于形象改变了,档次上去了。奇瑞汽车隆重发布其中高端品牌瑞麒、威麟以及市场发展战略,成为奇瑞提升品牌的关键一招;吉利汽车发布了全球鹰、帝豪和英伦三大全新车型系列,主攻中高端市场;几乎同时,长安悦翔正式登陆中级车市场,而紧随其后的东风风神、一汽奔腾b50也很快亮相。以往由合资品牌主导的中级车市场,在自主品牌的搅局下,正在悄然经历结构性改变。

  随着车市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自主品牌也已经意识到“价格至上”的时代已经过去,“抓品质、树品牌、保售后”成了自主品牌所提倡的发展方向。华晨始终坚持国民车、精品车战略,尊驰、骏捷、酷宝等几款产品以品质为先逐渐深入人心;奇瑞在售后服务技能竞赛、送车下乡活动动作频频,近期又在各地举行的奇瑞“A3飞行秀”,A3用高速稳定的过弯、平稳凌厉的甩尾展示了其出色的产品性能。随着各自主车企提升品质、品牌、售后战略的启动,2009年,自主品牌“档次上去了”。

  年终汽车总销量料破千万称冠全球

  面对上半年的强势增长,下半年后市如何?中国汽车市场将持续走强还是震荡收窄成为众多厂商关注的焦点。CSM汽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汽车市场预测总监张豫认为:6月份以后,厂家出货相当强劲,加上2008年同期市场相对非常弱,所以在今年全年达到15%左右的增幅,并不非常困难。各厂家下半年计划基本上都是大幅上升,有的调整到10%或15%以上的增长,自主品牌更乐观一点,有40%、50%,像比亚迪甚至有百分之百的目标增长,所以到年底达到25%的总体增幅。

  本报记者就这种增长是短暂受国家经济振兴计划刺激的井喷还是长期的、可以延续的牛市专访东风日产销售本部副本部长陈斌波时,他的回答耐人寻味:根据东风日产掌握情况,这是一个由一线市场的二次购车潮和二线城市的初次购车潮叠加的浪潮,我国一线和二、三线城市大约有3亿人开始进入汽车购买时代,开始考虑买车、买什么车,这是一个相当于整个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巨大市场增量的释放。它的巨大的潜力是刚性和持续的,不仅仅是被国家汽车振兴计划刺激起来的,所以上半年销售热潮并非短暂的井喷。由于二、三线市场的初次购车人群的需求是刚性的,这个形势可以延续下去。到年底,中国汽车市场料将破1000万甚至达到1100万~1200万辆的规模,中国汽车市场将首度超越美国夺得全球第一!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