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扎堆 汽车厂商能否迎来“开门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新车扎堆 汽车厂商能否迎来“开门红”
2010年01月27日 09:50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10年1月,第一波新车潮已经涌现。近期,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不管是微车、中级车还是豪华车,都忙不迭的吹响集结号,竞相推出新款车型。厂商为的就是营建新车效应,力争在年初就来个开门红。

  别克英朗上市

  2010年1月23日,上海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发布了别克品牌第三款全球平台、欧美技术产品——别克英朗XT。 5款新品价位在13.49万元—18.59万元。上市同时,别克经销商处开始接受预订。

  英朗XT的上市,填补了别克品牌在中级车细分市场的不足,连接了凯越与君威之间的真空地带,也成就了别克品牌旗下首款5门轿跑车。使得别克在全球平台,欧美技术下的产品增加到3款,三剑客联攻市场之势已成。同时,英朗的上市也奠定了别克新品牌、新技术、新形象的态势,对其他中级至中高级产品序列完整的品牌形成明显压力。

  此前,上海通用方面表示,英朗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一汽大众的新高尔夫。从价位上来看,英朗的价格略高于新高尔夫。但是,由于高尔夫采取了低定价,后配选装包的策略,实际到手的价格与英朗相仿。如此看来,排量高于高尔夫的英朗,性价比略胜一筹。

  而大众赖以自傲的TSI+DSG的动力组合,以及高尔夫作为曾经的销量王的品牌,是其最大的优势。英朗在变速箱技术上,由于母品牌升级周期未到,还略逊一筹。但是,在包括空间、配置和内饰的本土化方面,上海通用则高出一等。两款势均力敌的新品,走向如何,尚待市场评判。

  新五菱之光济南启航

  在2009年微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之后,上汽通用五菱于近日再度发力。1月18日,经典微客五菱之光的换代产品在济南上市,价格区间为3.83万元至4.5万元。

  新五菱之光作为公司2010年的主力产品,将推动中端微客市场的产品换代。新五菱之光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1095项技术改进。新五菱之光在设计阶段即引入了感知质量的理念,外观设计更加大气美观,驾驶员座椅、驾驶室储物空间等细节之处也得到了提升,仅驾驶员周围的储物空间就增加到了12处。同时,新五菱之光在空间、承载、节油、安全等方面的性能也大大提升。 新五菱之光1.2升车型,配备了最大功率为52千瓦,最大扭矩为108牛·米的B系列发动机,在动力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兼顾油耗。

  据悉,五菱之光上市7年以来,已累计销售216万辆,是目前国内成长最快、销量最大的单一平台车。 2009年,五菱之光的销量接近60万辆。出自同一平台的大微客五菱荣光,上市不到两年,目前销量也已接近30万辆。

  进口Mazda3两厢登场

  1月18日,长安马自达在珠海举行了进口Mazda3两厢车型的发布会。此次上市的的车型包括1.6升和2.0升两个排量,共4款车型,售价为13.98万元至17.58万元。

  该车前部的进气隔栅、前大灯和雾灯一起,勾勒出力量感。在车身侧面和尾部,舒展的车身流线、保险杠的形状、后扰流板和新式铝合金轮毂打造出运动风格。

  在动力上,进口Mazda3两厢全系车型的发动机都采用了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等,实现了操控性能与油耗之间的兼顾。其中2.0升车型动力强劲、驾驶性较好,其最高功率为108千瓦,最大扭矩可达182牛·米,并配有6速手动和5速手自一体变速器,0至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仅需9.2秒,综合油耗为7.9升/百公里。

  进口Mazda3两厢同时注重舒适性,2640毫米的轴距及4490毫米的车身提供了宽敞的车内空间。 3.5寸多功能信息显示屏,雨量感应式雨刷,双区独立控制自动空调、自动照明系统等配置一应俱全。

  哈弗H3柴油版亮相

  近日,长城汽车旗下SUV车型,哈弗H3柴油舒适型上市,售价为10.58万元。

  哈弗H3柴油版的一大亮点就是 “智能节油”。它搭载的2.5TCI柴油发动机,由长城汽车与德国博世联合开发,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和涡轮增压中冷系统。与同排量传统型柴油发动机相比,长城2.5TCI发动机扭矩大、功率高、燃油性出色。在09年由央视、中汽联举办的“2009年城市节油极限挑战赛”中,匹配该款动力的哈弗柴油车最低平均百公里油耗约为3升。

  作为长城旗下的主打SUV车型,哈弗H3柴油舒适型与众多15万左右的SUV比较,配置毫不逊色。双安全气囊、ABS+EBD为驾乘安全护航;遥控中控锁、电动门窗、助力转向令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自动空调、单碟CD、MP3接口和高保真音响营造轻松愉悦的驾乘环境;大尺寸铝合金轮毂更是集实用美观于一体。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