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众在中国“南下”有了实际动作:以一汽大众的名义投资5亿欧元,在广东佛山建设产能30万辆(原计划15万辆)的新工厂。对此,人们认为是德系攻入了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在中国的“大本营”,短兵相接,你争我夺,日系车一马当先的地位受到挑战。
对所谓德系和日系大战,一些媒体颇有些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的快感,似乎这与中国人关系不大,甚至我们还可以火中取栗,中国消费者得到更低的车价,从市场竞争中得到好处。
我们知道,虽然物流成本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但车子价格却并不由物流成本决定,决定车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上供需之间的博弈。产能大于需求,无论厂子建在哪里,也无论它的物流成本是高还是低,都必然降价。所以降低物流成本,直接得到好处的是大众,而不是中国消费者。降低了物流成本,它也许能卖更多的车,可以挤占对手的市场份额,当然包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并不仅仅限于日系车。
目前大众在中国长春、上海、成都、南京,都拥有了庞大的生产能力。最近一汽大众高层几乎倾巢出动,到重庆活动,在中国西南也许还有新的动作。大众中国高层人士还表示,接下来上海大众也将会有新举动,加上直接进口,东西南北中,大众品牌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全面占领战略,像当年日本人一样,大众占领中国全部市场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当然是与它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的,离开了中国的内部力量,跨国公司是很难在中国市场上拓展的。
我们应当看到,无论大众还是日系车之间的“互掐”,抢占的都是中国市场,无论哪一方占了上风,战利品都是中国宝贵的市场资源。
我们多次说过,市场现在是全球最宝贵的资源。目前中国人不缺钱,手中的资金多得没有出口,只好到处炒房、炒股,甚至炒大蒜炒绿豆;也不缺技术,从世界范围看,造车的通用技术都能买到。现在全世界富余汽车产能有2000多万辆,唯一紧缺的资源就是市场,中国人却极其慷慨地把当今世界最宝贵的市场资源献给跨国公司去瓜分。去年中国土地上生产了1360多万辆车,但是中国品牌连一半都不到。耿昭杰先生早几年就说过:“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 ,中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世界第一大市场”,自称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应当感到脸红。
跨国公司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不遗余力,比如大众斯柯达进入中国,最初一年不惜投入数亿元打造品牌,真是大手笔。因为大众心里非常明白,用合资公司的钱,就是双方股东的钱,打造的是它一家的品牌,而品牌强了,它的产品就在中国市场上生了根,一旦不合资了,留给合资公司的只是一堆破铜烂铁,而大众却能凭借品牌的影响力,永远占领中国市场。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做汽车强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既缺技术,也缺资金,无论合资,还是引进技术,所谓“市场换技术”,都是不得不为之的战略。尽管今天大家对这一政策认识并不一致,也不管我们付出了多大的市场代价,总归中国汽车的技术和能力是大大提高了。然而现在,我们既不缺资金,国际市场上也能买到技术,(当然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用市场也同样是换不来的),那么今天我们还这样慷慨大方的将市场送人,又想换来什么?想依靠跨国公司把市场做大,使中国成为汽车强国,完全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我们不能一味地听跨国公司的奉承:什么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说我们如何如何了得,那是在给我们灌迷魂药,目的是得到更多的廉价市场。如果我们还是不把馒头当干粮,把宝贵的市场资源廉价送人,跨国公司占领中国的市场份额越大,自主品牌的生存就越困难,中国离汽车强国的目标就越远。(程远)
参与互动(0) | 【编辑:陈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