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第六日观察:购车还应理性消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北京车展第六日观察:购车还应理性消费
2010年04月28日 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4月28日电 题:车展观察:买回家只是第一步——购车还应理性消费

  王槊

  根据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轿车销售增长近53%,达到1030万辆,而包括公共汽车、卡车和小型商用车在内的汽车总销量增长46.2%,至1360万辆。与之相比,一直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美国去年轿车和轻型卡车的销量为1040万辆。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任何一种产品销量上升无怪乎有两大原因:1、需求量大;2、价格便宜。汽车自然也不例外。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拿北京市场来说,每年上百万辆的增长量足以说明中国人对汽车的需求之强烈,而即使在二三级甚至更低级别的城市,每天各种新车出现在街道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需求是有了,但是价格真的已经便宜到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都负担得起了吗?本次车展上最便宜的海马王子售价2.98万元——这个价格在十几年前可以买一部大哥大,现在在很多城市里换不来一平米的房子,而今却能买下一辆有四个轮子和四个车门的小汽车。中国人要把一辆车开回家已是非常容易。看起来,中国似乎已经准备好迎接全民汽车时代了。

  然而,只要简单计算一番就会发现,在中国拥有一辆车的成本委实不低。车价只相当于整个拥有成本的首付,后续投入只有到了成年累月使用时才能显现出来。购置税、保险费、油费、维修保养费、洗车费、停车费、过路过桥费,以及偶尔的违章罚款,而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还需要支付牌照费。即使只买一辆售价2.98万元的车,每年的投入平均下来也已经接近整个车价。除去少数完全不需要考虑这部分费用支出的高收入人群外,中国的大部分购车者都会因为车价油价和税费政策的变化而心惊肉跳。大城市里月薪4000~6000元区间的年轻白领是中国购买力最旺盛的潜在车主。他们年轻,富有激情,追求速度和自由的快感,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愿意用自己的积蓄为他们买辆几万到十几万元的汽车——同时还要为他们筹措房子的首付。对于白领们而言,有车生活也不见得如同他们想象那般美好。除了那一系列费用支出让他们每月开销吃紧外,拥挤的道路和无处寻觅的停车位更给他们的有车生活泼上一桶又一桶的冷水。

  中国人对购车的欲望和执着甚至超越了任何其他国家,这种执着已经让人们无法正视自身的消费能力。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汽车不再是代步工具,而是家庭中的重要物件。和过去的三大件一样,汽车成了很多年轻人结婚必备的彩礼,成了自己财力能力面子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很多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吃得差点,玩得少点,工作累点,也一定要开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我的一位朋友工作单位离家只有2公里远,但他每天都坚持在那条北京最拥堵的路段之一开着车,用20分钟从家蹭到单位。他的车因为长时间低速行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到修理厂清理发动机积碳。这完全是本末倒置,花钱买罪受。还有很多车主则因为无法忍受拥堵的道路、飞涨的油价和高昂的停车费,最终选择每天乘坐地铁出行,花了大钱买来的汽车停在小区的付费车位里接灰,贬值。

  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长空间仍然巨大,车厂们始终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寄予厚望,一届比一届规模更大的车展昭示了这个事实;中国汽车的入门门槛越来越低,相同价钱买到的车越来越好,这从车展上的展车就可看出端倪。汽车的生产和制造成本必然是在不断降低的,消费者的“首付”也是越掏越少的,这符合工业发展的规律。然而汽车买回家以后,花多少钱停在哪,花多少钱保养,花多少钱加油,花多少时间堵车,这就不是任何市场现象能左右得了的了。毕竟车厂在商言商,车卖出去了才是硬道理。至于“为什么要买”“要花多少时间和金钱成本用车”这些自己都考虑不清楚的问题,车厂更不会替你考虑。(中新网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