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畅想未来”的主题让本届北京车展有些“梦想”多于“现实”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绿意盎然的北京车展上,“绿色”汽车已离我们很近。
本届车展共有95台新能源车现场展示,新能源汽车展出数量已相当于全部展车数量的十分之一。昨天是车展第一个媒体日,记者走访车展各大展馆后发现,中外车商在展台上唱主角儿的多是新能源车辆,其中更不乏一些打算量产、准备走进老百姓普通出行生活的新能源“绿色”汽车。
比亚迪
续驶里程超过300公里
在比亚迪展台记者看到,E6作为一款纯电动四驱轿车,外观融合了SUV和MPV的特点。其动力电池和启动电池均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ET-POWER铁电池,可使用220V民用电源慢充,快充为3C充电,15分钟左右可充满电池80%。据介绍,E6续驶里程超过3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续驶里程最长的纯电动轿车,百公里加速时间在10秒以内,最高车速可达160km/h以上,而百公里能耗为18度电以内,只相当于燃油车1/3至1/4的消费价格。
E6目前已通过国家强制碰撞试验,并已接近量产阶段,入选工信部新车目录,其预售价在30万左右,如果它最终可以享受到最高或达六万的新能源车补贴,就非常值得家庭用户的期待了。
“叶子”
明年进口
被中国人称为“叶子”的时尚可爱小车——日产电动车Leaf将很快量产,其在续航里程上达到160公里的水平。今年3月日产汽车宣布了nissan Leaf北美市场订购程序,通过网上注册、预订、定购和交车四个步骤,北美消费者今年年底就可顺利拥有这片“绿色叶子”——一辆真正的零排放纯电动汽车,而该车预计在2011年引入中国。这款全电动的Leaf在美国上市的售价为25000美元至33000美元,计划明年由东风日产先通过进口的方式引入中国市场销售。
吉利
新能源车集体首发
刚刚完成沃尔沃收购的吉利非常引人关注,此次它高调巨大的展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位居自主品牌首位,外国车模“护车”显得“洋气十足”。展台中的“新能源主题公园”区域,主要展示吉利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技术,本次车展上,吉利新能源车族首次集体首发,其中五款量产新能源车型预计都将在两年内先后上市。
据了解,此次北京车展吉利带来的两款电动车——EK-1和EK-2,都以熊猫车型为基准分别采用了铅酸和铁锂电池系统。其中EK-1的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80公里;而EK-2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续航里程为180公里,并可在18分钟内完成快充至80%的电量。两款电动车均将在近期陆续上市。
展车都以量产化为研发目标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海马汽车也展出了其新能源战略的重要成果——纯电动普力马以及混合动力海马3,而混合动力海马3将于2011年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据悉,本次海马汽车展出的纯电动普力马以及混合动力海马3都以量产化为研发目标。目前,混合动力海马3的量产化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它在原海马3纯电动轿车的基础上,增加了油电混合动力起停系统,续航能力超过500公里,最高车速可达160 km/h,而油耗百公里不足7L。J147
车展提醒
市区司机看车展别走京顺路
本报讯(记者安然)市交管局指挥中心昨天公布了新国展周边道路通行攻略,建议市民将车辆停放到花博会展馆门前,然后乘坐摆渡车前往,而不要试图直接把车停到新国展门前。京顺路枯柳树环岛以南的孙河路段正在进行道路施工,通行能力与之前相比降低了50%,非常容易出现拥堵情况。因此从市区方向前往新国展的市民尽量不要经由京顺路通行,但如果从顺义、密云、怀柔方向前往新国展,可以选择京顺路的北段。 J060
车展微博
新能源汽车上路
还差几个红灯?
“我希望新能源车快一点儿进入百姓生活,但让它们真正走入市场,走入平常百姓家,任务显然并不轻松。”资深汽车专家苏晖在车展前夕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因为无论从成本、技术的角度还是充电站等相关配套设施、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目前还有很多需要面对的问题。但记者在车展中欣喜发现,从过去的仅仅展示概念、彩绘车身、吸引眼球,到如今的可量产、可定购、可试用的出租车,显然,今天北京车展上的新能源车,已经不再是一些遥不可及的“念想”,除了“未来”,谁也无法忽视它们实实在在的“今生”。J147
车展资讯
广汽自主品牌
将在车展公布
本报讯 广汽发展自主品牌起步晚,却实现了加速跑,首款车从B级车切入市场,定位于高端,从国外引进了底盘平台技术和两个系列7款发动机技术,并针对中国市场加以创新。与此同时,也在内部管理上进行了新一轮的自主创新,以与之配套。
广汽乘用车首款新车定位中高端市场,以“大气、时尚、动感、豪华”的设计理念打造,产品搭载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的发动机,具备高功率、低油耗、低排放(欧Ⅳ)的优异性能,并注重安全和节能环保。此外,广汽集团作为广州亚运会的赞助商和高级合作伙伴,该车将于今年9月左右下线,并提供给今年召开的广州亚运会作为会务用车。据悉,目前广汽乘用车已确定了品牌标识,并将在北京车展进行公布。 (记者孟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