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丰田“召回门”的启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人民日报:丰田“召回门”的启示
2010年04月19日 18:34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久前,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迫于舆论压力,近几个月内丰田公司在全球累计召回车辆超过850万辆,远超其2009年销量总额。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作为一个汽车产业正处于迅速扩张期的国家,这次丰田风波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而言,是一本难得的教科书。  

  启示之一

  掌握好产业扶持和市场开放“度”

  从丰田召回事件中我们看到,丰田章男作为日本最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第一个动作是宣誓表示绝对不会说谎,假如说谎将不惜接受美国法律的惩罚。是什么力量迫使他如此“屈尊”?

  是美国的进口能力,是由于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

  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布的数据看,该公司无疑成为丰田召回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今年1月份,福特轻型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同比攀升24%,2月份增长43%,3月份上升39.8%,位居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首,远超市场平均增幅。而这一业绩的背后,与美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一个产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获得成功,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有效支撑。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已达1300多万辆,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指出,我国汽车企业应当在世贸组织的普惠制原则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可以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来进一步保护和扶持自主品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认为,经过近十年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现在主要是在品牌认知度上有待提高。因此,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加大扶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力度,当然企业也要争气,要生产出适合需要的车型。另外,社会也要理解并支持国家扶持自主品牌汽车的政策。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我们无需也不应如同美国那样“滥用”进口能力,但我们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运用这种能力帮助我们的国民和企业在海外获得更加公正的待遇。

  他指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是应继续采取分级分类关税的政策。利用这种关税制度限制整车进口,用低关税的政策,大力发展处于优势地位的零部件产业的生产和出口。二是对自主品牌进行扶持,促其快速发展。三是有重点地进行支持。四是继续利用广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外资,促进本地厂商和外国企业的合作,以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五是要消除自卑感,对产业出口要实施促进的政策。

  启示之二

  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

  丰田公司这次大规模的召回,损失是个天文数字,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一系列的召回措施,也招回了美国消费者对丰田车辆的信心和对丰田品牌的信任。据丰田美国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该公司3月份在美国市场共实现销售18.69万辆,同比增长35.3%。

  我国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这是我国以缺陷汽车产品为试点首次实施召回制度。2005年4月1日,《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开始试行,最终确立了这一制度。但与实施汽车召回制度的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实行汽车召回的时间较短,车主及制造商对于汽车召回的意识比较淡薄,汽车召回的法律法规也相对较少,规定不够具体,处罚力度较小,覆盖的车型不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共召回135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77%,也就是每100辆车中有不到两辆被召回。而美国的每100辆汽车中,大约有10辆会被召回,召回比例远高于中国。

  召回数量少,并不等于需要召回的数量少,报道的问题少并不等于存在的问题少。国家质检总局今年2月23日发表报告称,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万人死亡。在这些交通事故中,除了操作不当和超速等驾驶原因外,因为汽车设计缺陷和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占很大比重。其实产品召回,召回的不光是产品本身,也在召唤企业对产品安全问题敢于直面、勇于负责的诚信精神。从一个企业对待召回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个企业的成本水平和质量水平,也可以看出这个企业对社会、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张小虞说:“召回不仅有利于当前汽车工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对汽车工业长远健康发展也有好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付出代价。”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