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4月11日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新一轮机动车尾号限行。管理部门称继续实施此政策受到多数市民的支持。但网友却怀疑这是“被支持”,因为据某网站的调查,多数网友反对继续限行。
限行事关个人财产权,施行之初本就存在较大争议。而所谓“充分评估论证”,也并非无懈可击,仍有众多疑惑需要政府公开作答。
比如,为什么解禁封存的30%公车?自去年4月启动的上一轮限行也延续了这一惯例,政府通告第一条即规定: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除正常按尾号限行外,还要“封存30%”。遗憾的是,在新一轮的限行政策中,这一条神秘消失了。公众自然有权知道,解禁公车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政府通过一系列调研和测试,认为在尾号限行的基础上道路仍然可以多承载一些车辆,那应该先解禁的显然是部分私家车,而不是政府自己的车,这才和过去的限行理念一脉相承。
进而,“30%的公车”是多少辆?过去一年中它们真的被封存了吗?假设2004年以来的6年里北京的公车总量保持36万辆不变,封存30%就是10.8万辆,超过每天限行总量60万辆的1/6。如果这超过10万辆的车去年果真封存着,那一个简单的判断就是,在新一轮限行的初期,道路一定会有明显的拥堵。如果没有变化,公众就有理由怀疑去年封存的真实性。可悲之处恰恰在于,以上所有的数据本不该由推理得出,都是政府应该公开的数据。
要紧的是,由于北京的示范效应,各地纷纷瞄准了尾号限行这个治理道路拥堵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在法律尚无明文授权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擅自长期限制公民对私有财产的使用权,显然不符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依法行政原则。即便单纯从政策的选择性和有效性角度,北京也应该公开比“多数市民支持”更详细的信息。□张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