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车市与房市、股市比较,车市的火爆是一种真正的消费,其中没有什么投机与投资,因此也就说不上有什么泡沫。从买车资金来源来看,汽车市场是比较健康的。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边的情况,买车的人基本都是在用现金购买,车贷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即使市场出现问题,对银行、对金融也不会造成冲击。不过如此高的增长速度,也还是让人担心会给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带来一些问题。我们一直持有一种看法:国民经济的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宜单兵独进,特别是汽车业,作为一种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同时受到的制约性也很强,这种产业发展太快,其他产业跟不上,就会打破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会隐藏隐患。不主张一个产业单兵独进,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
去年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净增400万辆,这在古今中外汽车业历史上都没发生过。有观点认为这还不是爆发性增长,只是一种恢复性增长,我觉得难以苟同。2008年汽车产销量同比也有5.2%的增长,而2009年在千万辆的基数上增长47%,考虑到基数问题,实际大大超越了2002年和2003年的“井喷”,再不能讲不是爆发性增长了。目前世界上超过千万辆规模的汽车市场,只有美国与欧洲,它们的增幅都很平稳,再没有出现过两位数的增幅。一旦市场规模达到千万辆规模,就不能再期望它还会有百分之几十的增幅,这种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不能承受的。面对中国汽车如此高的增长,一些比较理智的汽车企业老总都有些担心。
以北京为例,现在大家都能看到,早上7点出门,立交桥已经堵得水泄不通。汽车越来越多地占用社会资源,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也都会阻碍人们的购买欲望。现在不排除一些人购买汽车是出于攀比心理,别人有了车自己也得有,特别是同学、同事和亲戚朋友中有人有了汽车,自己千方百计也得有辆车。这种购买理由和出于“面子”需要买大车一样,不能说是很理性。几年前我在东京遇到过两位日本同行,他们原来都是日本报纸派驻美国的记者,在美国时他们都有自己的车,但是回到东京后,他们都选择了公共交通,因为在东京开车没有乘坐公共交通方便,这就体现一种理性消费。
一个产业发展的健康与否,并非只有发展速度一个评价标准,并非自身发展快就是健康,发展慢就是不健康,而是必须考虑整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如果汽车行业不能和其他产业平衡发展,这种发展就不是很健康。去年国民经济的目标是“保八”,有经济学家预测,今年GDP有可能冲上12%,国外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通胀和过热的预期同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最好不要再给经济火上浇更多的油。
是否因此就不应当再把汽车当做支柱产业呢?所谓“支柱产业”不是谁“封”的,有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在“六五”、“七五”计划时期,我们都曾提出要把汽车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发展,但是没有实现,除了汽车工业本身能力还比较弱外,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没有到那个阶段,各种配套工业都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消费能力也没有上升到这种程度。现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上来了,大家的消费能力也具备了,汽车工业就要发展起来了,想不让它是支柱产业都不行。现在汽车一年产销量1360万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那样大,而且有那么多汽车企业都进入中国100强,汽车企业无论大小在当地都是大型企业,都是当地经济支柱,这不是由你说它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的。
如果将来汽车市场完全饱和了,增长幅度上不去了,又有其他什么新的产业发展超过了它,可能它就做不了支柱了。不过,中国汽车市场有如此大的规模,即使发展稳定了,仍然在国民经济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仍然不会不受重视,就像美国,汽车虽然已经是夕阳产业,但还是举足轻重,因为它的块头在那里摆着,令人不能小觑。 (程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