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马”失败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去海外“抄底”、并购,成了一些中国企业的选择。然而,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失败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2004年,作为国内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第一案,上汽与韩国双龙达成收购协议,但之后上汽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劳资纠纷当中,最终这场“联姻”走到了尽头。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任何海外并购都是有风险的,没有合适的就坚决不做。他认为悍马市场潜力不大,“而且与我们的战略发展方向不符合。”
不可否认,国际金融危机中,也蕴含着诸多机遇,但是不要忘了,“机遇从来都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这个“准备”既有观念和意识方面的“软件”条件,也有技术、实力等方面的“硬件”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成都一家汽车4S店的总经理杨成说:“对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失败,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从某种角度讲并非不是一件好事。海外并购不仅需要大资金,更需大智慧。在节能减排成为国际产业发展潮流的今天,去收购国外淘汰的‘过气’产品品牌,不仅不合时宜,而且风险很大。”
经济学博士、资深并购研究专家马光远说,“中国汽车业的机会绝不在于去收购美国的落后产能,而在于在最新的领域,我们能不能抓住机会。当前,新能源汽车方面各国都刚刚起步,大家起点都差不多,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