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苗三点”:汽车大国如何强身健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热议“苗三点”:汽车大国如何强身健体
2009年10月23日 09:25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苗圩首提“汽车强国”三大标志条件

  ◆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

  ◆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0月20日,汽车业在长春一汽工厂举行了隆重的年产销规模超越千万辆仪式,宣告我国踏进“汽车大国”行列。会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适时提出必须“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命题。与会的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更抛出了汽车强国的三个标志条件,一时引发热议。

  无疑,汽车业千万辆夙愿的达成,反而使其再也不能掩饰“大而不强”的痼疾,汽车强国战略已经提上日程表,箭在弦上。而更关键的问题仍然是,如何由“大”变“强”?

  2020年必须变身“汽车强国”

  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也不约而同地成为庆典的话语主题。其中,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提出的汽车强国三个标志条件最为引人注意。苗圩认为,这三个标志条件是: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在庆典现场,记者发现“苗三点”被多方私下议论,显示其确实震及业内神经。“中国汽车产业目前大但不强。在关键技术、核心能力上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差距。大而不强,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在代表车企致辞时坦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则告诉记者:“在国家产业强国战略下,汽车大国必须在2020年实现。”张特别强调“必须”二字。他还说,“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能力也是国家的竞争能力。(做强汽车业)过去是行业的意志,现在已经是国家的意志。”

  “最担心汽车业可持续发展”

  在花了近60年之后,中国才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年产销千万辆的汽车大国。而要在往后十年时间内跻身汽车强国,显然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各大型汽车集团的“掌门”在众口一词表决心的严肃表情之下,实际上难掩心虚。

  “1000万辆从产业本身看没什么值得自豪的,那是消费者的功劳,是国际汽车巨头的盛宴。现在看来,所谓‘做强’还是空话,设定2020年的时限也是挺可笑的。工信部提出的三个标志条件,只是提出了一种急切的愿望。”独立汽车评论人钟师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汽车评论人张志勇则意识到,千万辆对于本土车企来说,危机大于机遇。张志勇的理由是,随着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增量将越来越小,外资与本土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加剧。而“目前本土企业的优势几乎没有”。张志勇坚持认为,中国车市的最大容量只能是2000万辆,“一旦市场达到其固有的规模以后,所有的企业拼抢的是固定的蛋糕空间。那时候,才是真正火拼的时候”。

  真正地发展出本土汽车品牌和产品,并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正是“汽车强国”的迫切任务,也是靠合资发展起来的大型汽车集团的心头之痛。至今为止,他们仍被认为只会“打洋工”。

  苗圩还对记者坦言,“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汽车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汽车大规模发展之后,石油的大量消耗、城市环保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就成为汽车业新的方向,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也将任重道远。

  -业内反应

  在对汽车业达成千万辆夙愿之际,车业如何由大变强等问题,业内近日讨论热烈。多位专家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提出“苗三点”必须量化,政策应该更着力支持本土车企发展自主品牌等补充观点。

  汽车评论人贾新光:不能靠保护市场来保护品牌

  发展自主品牌,一是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为培育优秀自主品牌提供好的环境;其次企业要能够可持续经营,不断改革和提高,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保持品牌的青春活力;第三要在市场上经受风雨、迎接挑战,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而不能靠保护市场来保护品牌。

  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行业升级已具成本竞争力基础

  目前的自主品牌汽车具有高性价比,而汽车零部件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被贴上廉价劳动力的称号。但中国人既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创造智慧。中国的汽车行业产品升级已经有了良好的成本竞争力基础,随后高智商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做强汽车产业,彻底改变现有西欧、美国、日本等国跨国集团控制汽车制造业的格局。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不能一概说落后别人几十年

  形成汽车强国的关键就是要创品牌和提升质量。质量是一个完全的概念,不但产品,服务也是质量,包括环保节能都是。

  其实,我国在大中型客车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载货汽车以大卡车为标志也达到了世界水平。我们出口的竞争水平也达到了。但是我们的品牌不如人家。自主品牌今年可以达到30%,但是都是中低档的车型,特别是电子零部件和国外的差距很大。我们的核心技术和国外还有差距。但是不要总一概说我们比别人落后几十年,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不如人家,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大国。

  现在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制造厂都在中国。不出10年,建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也会是世界最先进的。无论是谁建的,只有在中国建的,最终都是归中国的。

  汽车评论人钟师:“汽车强国”应该有量化标准

  如果真的要衡量是不是汽车强国,就应该有个量化标准。

  我认为这些量化标准应该包括自主品牌的份额有多少,汽车出口与国内汽车销售达到各有多大数额,整个市场的产销规模等。一说到汽车强国当然是要以自主品牌来衡量,但到时合资品牌又占多少,是不是降为零呀?将来汽车纯出口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那么本土企业海外建厂的数量能达到多少?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是多少?

  要称为汽车强国,我认为在接下来10年的时间里,本土自主生产的乘用车底线是要占有50%的份额,也就是半壁江山,理想的状况是能达到60%-70%。如果能够做到像韩国那样,我看就差不多了。

  汽车评论人张志勇:汽车业重组对做强非常重要

  2020年甚至更早,中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要成为汽车强国,世界知名品牌和企业是必须的,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应该得到很大提高。在先进核心技术方面,应该是拥有而不是掌握趋势,仅仅掌握趋势怎么能够取得领先呢?

  在做强的途径上,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重组非常重要。但是,来自于行政命令的重组能否反映出市场的竞争力,还要看行政重组的功夫。此外,对于本土企业和品牌,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政策支持,比如贷款、采购等。

  从企业来讲,要善于抓住政策与市场的技术方向,比如,新能源技术方面,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是必要的。产品策略的制定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以生产产品的全系列化为导向。还有最重要的是本土企业必须做好管理,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这个是本土企业最薄弱的,也是目前最被忽视的。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