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中国汽车要有做“强”的勇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记者观察:中国汽车要有做“强”的勇气
2009年10月22日 09:07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周二,筹划一年之久的千万辆下线仪式在一汽集团举行,全国汽车行业的“大佬”齐聚长春庆祝。这对中国汽车行业,或者说对中国工业制造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兴奋的大事。毫不夸张地说,从那一天起,中国正式跨入“汽车大国”的行业,如无意外,今年起中国将超越德国、日本、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对发展还只有短短几十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这样的速度和成绩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在看到成绩的今天,与刚刚超越的全球前三大市场相比,我们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在中国汽车市场成长为全球第一之前,全球前三大的汽车市场美国、日本、德国数十年都保持着其稳定的地位和格局,从德国到美国再到日本,这三大市场在不同的阶段发展壮大。与目前中国市场不同的是,在这些国家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三大国家的汽车企业也随之壮大,并且形成各自鲜明的特色,而后成为全球最为主力的汽车企业。

  今天的中国市场,汽车生产和消费都已经成为第一大市场,而国内的自主品牌与这些世界巨头相比,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这可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摆在我们面前更大的问题是,在把中国汽车市场培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过程中,国内汽车行业,从品牌、技术、规模等各个方面都没有进入世界主流汽车企业的圈子,或者说这些自主品牌的实力仍远离全球汽车主流圈子。

  这可能是任何一个非专业人士,一眼都能看到的现状。那么,造成现在这种现状的原因又是什么?过去,几乎伴随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理由从对外开放汽车市场的政策,到社会、政策对自由企业支持不够,再到自主企业努力不够等。这样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但实际感觉是,市场的现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其实,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作为技术上几乎从零起步的国内汽车企业,从起步开始就享受到市场膨胀带来的好处。回头看看,国内自主汽车企业哪个的发展不是以“坐飞机”的速度前进,企业技术、人才、经验的沉淀远远赶不上市场的发展。即便是拥有上百年技术沉淀的跨国汽车巨头,近几年在国内不停投资建厂的速度,也赶不上市场销售的速度。也就是说,在德国、日本、美国成长为全球大市场的过程中,市场给了本国品牌足够长大的时间,而国内给自主品牌发展的时间很短。

  现在,在社会舆论和市场膨胀的双重压力之下,国内自主品牌“求大”心理急迫,更多企业在传统技术突破上信心不足,更多的人认为在技术上超越或者说追上德日美企业,不够现实。技术追随,甚至简单模仿还一直是自主企业的主流方向,因此,直到目前都没有形成自主品牌的鲜明特色。

  在国内年产销量超过千万的今天,与市场同时膨胀起来的自主品牌,是该有从容挑战德日美“技术特色”的勇气了。只有相信自己的“技术特色”,中国自主汽车行业才有从“大”到“强”质变的机会。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