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一个很明确的量化目标,那就是未来几年内我国汽车出口要占总销量的10%。这样的占比目标并不高,但由此换算成出口整车的数量就不少。未来3年预计我国汽车生产将以20%的速度递增,这样我国汽车产量3年后年产量将达到1500万辆以上,年出口量要达到150万辆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如何设计和展开呢?
8月24日举行的“乘用车市场发展及中国黄金排量汽车高峰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徐向阳亮出了他的独到分析和看法。
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小排量车国际化竞争的主阵地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小排量车国际化竞争的大市场。从2005年到2009年的4月份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如果以1.6升作为一个黄金排量的分割线的话,我国1.6升汽车市场的份额,在短短4年多时间里,就从2005年的65%,攀升到了今年4月的80%。在这80%的市场份额中,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关系也一目了然:自主品牌仅占30%左右,而合资品牌占到了70%。
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几乎都集中在1.6升排量以下。为了击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跨国公司除了奥迪、宝马和奔驰以外,其他知名汽车品牌都研发了1.6升产品,与我国自主品牌叫板。他们采取的策略是:进入中国市场开始是高端车,再次是中高档车,等树立了高端品牌后,再进行产品线调整。最近几年,其调整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排量不断往下走,产品布局从2.4到2.0,再到1.6,甚至到1.0的产品全都有。
这种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还从另一侧面被折射出来,即我国自主品牌的小排量汽车,从外型到关键技术无不打上了国际化合作的烙印。如中航集团哈飞汽车公司的“中意”车,在我国自主品牌里就是一个合作非常成功的案例。尽管各自主品牌车的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开发走的路线不完全相同,但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可以看到自主品牌的每一辆汽车都会有国际化合作的影子。
小排量已是我国乘用车出口的主力,但绝大部分车企国际化经验不足
从2005年到2008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已成为乘用车出口的主力。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出口数量已由2005年的2万多辆发展到2008年的26万多辆,出口占比已从2005年的64%上升到2008年的81.69%。
与此同时,我国小排量汽车已经部分地实现了在国外就地生产和销售。比如奇瑞,自2005年以来就先后在俄罗斯、伊朗、埃及、印度尼西亚、泰国、乌拉圭、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合资、合作,其生产、销售的主流产品就是QQ。奇瑞整车出口的销售量占其总销售量的比例正在快速提升。2005年奇瑞出口仅1.8万辆,约占其18.9万辆总销量的10%。而到了2008年,其出口占比已超过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这样的增长势头即便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也未曾受到太大影响。
从小排量自主品牌车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看,首要目的地是非洲,然后是拉丁美洲,再就是俄罗斯、东欧。按国别分,俄罗斯目前排在了第一。
尽管在国家目录里,有整车出口的企业达300多家,其中2008年整车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达到21家。但客观地说,大部分国内车企的国际化经验并不足。这具体表现为:
———我国和主要的汽车生产国相比产品技术和性能还相对落后。这个大落差怎么弥补?显然靠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这也正是讨论国际化路径的一个现实意义。
———在国际化过程中,我国车企正遭遇跨国公司的种种技术和专利方面的壁垒,以及标准和法规的非贸易壁垒。如我国企业要到法兰克福搞车展,就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障碍。比如说你的车子安全碰撞不能达到标准呀、排放不达标等等。这样的障碍,现在看来可能还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壁垒,我国车企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小排量车企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参考路径选择
中国现在是世界公认的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我们远不是汽车强国。要实现汽车强国梦必须走国际化道路。走国际化战略的路径至少要考虑以下方面:
首先要建立国际化的组织结构。小排量车企业要把国际化作为战略目标,在这样的统一目标下,着力构建面向国际化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
其次在产品开发方面,要把市场调研放在第一位,仔细地分析目标国家相关产品的政策标准和法规,包括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大家都知道丰田车的故事,丰田车进入到美国市场的时候雄心勃勃,去了以后很快就败兴而归。但在认真总结教训后,丰田对美国市场并没有失望,而是在做了大量的市场研究后,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在产品规划的时候应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从产品规划的开始就瞄准国际化。
第三要充分整合全球设计开发资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像新中航集团的合作伙伴铃木,在小车领域就有很大的优势。但与这样的整车企业合作,有时候可能会有很多技术上的困难。其实更好的合作伙伴应是国际化公司。这样的公司本身就是靠技术吃饭,他愿意把最新的技术转移到合作伙伴那里去。我们需要整合全球零部件配套体系。小排量汽车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是小而精,小而全,小而尚。就像昌河车提出的“走节能路,造精品车”。小排量汽车走国际化道路应该坚持这样的基本原则。
第四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应加速引进国际化的各类人才。要做好所有员工国际化战略所需的各种培训,这个事儿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多细节会影响到企业间的合作。这需要巧妙地借用国际上的智力资源。站在国内车企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国际化,到了目标国家去看就是本土化的问题了。
第五在营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循序渐进。与目标市场企业合作,借用市场优势资源建立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得到当地消费者品牌的认可。我们可以走整车出口道路,也可以从CKD到SKD,最后就地生产,先易后难,先欠发达地区后发达地区。先国内研发国外产销,后本土研发,本土产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