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当地时间6月1日早间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本网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新华社记者李安定、南辰及汽车业资深人士谢卫列,解读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对汽车产业及中国市场的影响。
记者:通用汽车已经于美国时间6月1日上午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你对此事作何评论?
李安定:通用汽车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这也许是全球金融海啸危及实体经济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通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当年的决策者以其远见,力排众议,看好中国市场,与上汽合资,为中国汽车业现代化和开发能力形成作出过贡献。通用进入破产保护,有其自身运作中的失误,但也是全球汽车业一百多年来,产业重心向东方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必然。
“大有大的难处”,通用保持全球汽车业老大地位已经大半个世纪,老态尽显。一是高出对手70%的劳务成本以及庞大的退休员工包袱日益不堪重负;二是始料不及的金融海啸,让押宝华尔街,从资本市场获得投资以度过难关的企望成为泡影;三是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费用庞大,却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再加上大限已到,整改无望,破产保护这一天终于来了。
记者:通用走到破产保护这一步,问题出在哪里?
李安定:认真了解和剖析通用的失败教训,可以作为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前车之鉴。
近十年来,美国通用对开发新能源车可以说倾注了全力。从90年代起,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有声有色。然而通用孤军突进,开发新能源车踏空了全球能源结构转变的支撑,在传统产品市场,尽管研发作出很大努力,然而却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落败,市场份额萎缩,资金断链。
2003年,通用宣布,其目标是2010年之后成为第一家售出一百万辆燃料电池车的公司。但是受氢燃料的大规模制取和社会化加氢站的建立的制约,直到今天,全世界只有100多辆氢燃料电池车在作示范性运行,数百亿美元的投入回报无望。
作为鲜明的对比:大众、菲亚特等欧洲汽车企业专注于传统汽车动力优化。通过小型高效发动机、清洁柴油技术、轻量化车身、双离合变速箱等适用技术的研发,使他们的产品在小型化、低能耗方面,迎合了节能减排的主流时尚, 看起来没有什么炫目的噱头,却在金融海啸中占据了市场的主动。
中国汽车企业亟待全面研究这一成败教训,放眼长远,立足现实,在高度关注新能源车的长远开发的同时,把企业的注意力引向降低主流产品平均油耗的主跑道。反之,把战略重点一味押宝在新能源车上,把几百上千亿元的资金砸进电动车的开发,忽视主流产品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势必拉大和全球汽车业主流技术的差距,痛失当前宝贵的市场主导权。
记者:您认为通用破产保护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
李安定:通用的破产保护,也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机遇,比如合资企业产品出口成为了可能。
上海通用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合资企业。按美国法律,美国通用在本土进行的一切重组法律过程对海外公司没有影响。上海通用合资章程规定,双方股份不能随意转让、不能随意退出。包括合资企业运行的品牌许可权,除非得到另外一方的同意,都不能随意转让。
在中国轿车的合资企业中,上汽一直很强势。企业发展一直为本土的管理力量所掌控。在上汽集团整体规划框架下,已经作出了今后五年的规划。所有的产品项目没有因通用的动荡而取消、推迟,新君威、科鲁兹的投放实际上都提前了。上海通用五月份产量56000辆,同比增加50%。过去通用集团的亚太中心是澳洲,后来是韩国,现在我觉得越来越会转到以中国市场为中心。
对于业内一向的成见--合资企业没有产品出口的前景。当下情况出现了逆转:上海通用出口的潜在机会很大。上海通用现在的车型来自通用的全球平台,换句话说,通用在某个国家产品成本太高,可以把厂关掉,转而从中国出口。至于说到上海泛亚自己主导开发的车型,成本又要比现在通用全球平台低很多,在全世界范围更有竞争力,不排除大量出口。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