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首席执行官马尔乔内有关24个月世界上将只剩下6家汽车企业的话似乎已经在预示着:西方汽车工业集团在成本和需求的双重困境下将不得不对自身重新定位。汽车教科书上流行百年的规律已经彻底被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们摧毁。曾经被顶礼膜拜的规模效应也走下神坛,新兴汽车工业重定汽车格局的时代已经到来。
围绕未来全球汽车工业走势的争论依然存在。但从金融危机爆发后可以看出,曾经辉煌的企业、品牌和工厂已经处于清仓大甩卖的阶段。除了日、德系车企较为稳定外,二线品牌已集体处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窘境中。
克莱斯勒的破产成为这股抛售潮的总爆发。在此之前,也就是金融危机没有开始之前,福特就处理掉了旗下的陆虎和捷豹,再之前,英国的罗孚资产被中国车企瓜分。而现在,围绕萨博和沃尔沃这两家北欧车企,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的企业又展开了新一轮争夺。没有买主的品牌和企业则像侏罗纪的恐龙一样被环境所淘汰:包括通用的土星、庞蒂亚克;福特的水星和韩国的双龙等。这个名单在继续扩大,甚至包括通用和福特自己。
这种格局的发展并不代表西方汽车工业的消失,而是一种围绕汽车工业的游戏升级,不论对西方车企,还是中国、印度的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应该明白各自在未来汽车市场的位置。新兴市场的汽车生产企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将自己的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将规模拓展到极致。与此相对应的西方汽车制造企业,则是要不以精益化的高端形态求生,要不以规模化的低端竞争等死。
西方汽车业的发展与制表业的路径有着非常类似的一面:当功能性已经不再是核心竞争力时,围绕消费心理营销的品牌塑造将成为未来生存的唯一砝码。就如同手表最主要的功能只是计时一样,汽车的最主要功能性就是交通工具。从机械原理和性能来看,50年代的汽车和现在的汽车已无性能上的差别,目前的进步不是在性能上,而是在环保和经济性方面:如何让汽车变得更省油,排放更少。
瑞士的传统机械表在上世纪70年代所遭遇的困境与目前的西方汽车工业非常相似。是时,能源危机的背景让传统的价格高昂的机械表销量急速下滑,日本廉价优质的石英表横扫全球市场。形势的逼迫让瑞士制表工业选择了走高端的路线,即是在计时功能已不再重要的情况下,为传统制表业附着新的非功能性消费内涵,就好像百达翡丽的广告语说的那样:你不能真正拥有一块百达翡丽,你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孩子照顾这块表,你只是在开创自己家的传统。无疑,这种围绕消费心理进行的品牌体验式营销拯救了瑞士制表业。
今天的全球汽车业走向实际上在重复制表业曾经发生的故事:对于那些未来只希望自己的汽车是一辆可靠交通工具的普通消费者而言,来自印度和中国的产品足以满足这种需求;而对于那些拥有着财富及地位,同时渴望通过消费来获得尊重的人群而言,价格高昂却内涵丰富的西方车商的产品能够成为他们最好的人生标签。(何醒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