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平民化”,要通过对传统动力汽车不断降油耗,从混合动力向纯电动持续逼近而实现。
环境污染压力对低碳生活的要求,使得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摆脱高碳困境的主要出路。然而,“看起来很美”的新能源汽车却叫好不叫座。如何处理这个矛盾?《瞭望》新闻周刊就此问题采访了有“少帅”之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公司总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
《瞭望》:目前,国际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及销售情况如何?
徐留平:世界各地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Plug-in、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国家各有侧重,以PRIUSA、CIVIC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50万辆,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主流。
我国汽车企业也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都将混合动力汽车研发作为重点,有的企业集中精力发展纯电动。目前长安、奇瑞等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其中长安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去年全国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300辆,长安销售100多辆,而纯电动汽车各企业都未实现实质性销售,处于示范运行阶段。
《瞭望》: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哪些技术性障碍和政策性瓶颈?
徐留平:主要技术问题是动力电池的成熟度不高。动力电池分两大类:一是镍氢电池,二是锂电池。一般来说,镍氢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锂电池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镍氢电池安全性和成熟度较高,但利用率和能量不如锂电池。
还有,国外专利技术封锁给国内企业制造了很大的障碍。现在日本车企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较快,相对中国比较成熟,形成很多专利,核心专利涉及电池标准及配方。目前镍氢和锂电池两种电池的配方型专利,都被国外企业垄断。长安相对国内其他企业来说走在了前面,我们也下决心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专利,哪怕是应用型专利技术。
比如,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弱混、中混和重混,目前长安是唯一一家能够生产中混汽车的国内自主品牌企业。但重混电池专利技术被日本等国垄断,给国内企业研发造成很大障碍。目前长安已另起炉灶,力争突破重混技术难关。
主要体制问题有两个:一是行业技术标准千呼万唤没有出来,估计今年有望出台;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还不十分明确。比如,电动汽车包括高速车和低速车,高速车最高时速达120公里,低速车最高时速仅六七十公里。这两类电动车如何规范管理,重点发展哪一类,政策还不明朗。
此外,我国在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还不够,并且应该多样化,比如应减免一些税收、让新能源汽车享受CBD区域的专用停车位、允许新能源汽车进入BRT专用运行线路等,对开发型企业也应给予更多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瞭望》:国内一些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是否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
徐留平:现在大家都处于探索期,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技术和零部件技术都还不成熟,能够满足示范运行的产品都还不具备,难以准确判断新能源汽车的成熟时机,所以各企业投资都比较谨慎。但长安汽车还是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前景,我们在推动节能减排方面,新能源、传统汽车并行不悖,即坚持传统动力升级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并重方式。
一是传统动力汽车方面,长安汽车认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到2012年,平均降油耗8%~15%;2015年,降油耗15%~20%;2019年,降油耗20%~30%;二是新能源方面,坚持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发展,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推广、纯电动汽车的量产推进和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等三方面下功夫。当期以混合动力为主,中期则混合动力、纯电动并行,长期以纯电动为主。
《瞭望》:现在,市场上热销的还是传统汽车,您认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存在哪些误区?
徐留平:消费者对混动和纯电动汽车概念模糊,不了解二者的区别。同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适应性、接受能力不高。新能源汽车价格比较高,而电动车又跑不过传统汽车。混合动力车虽然不需要单独充电,技术较成熟,但售价高,政府补贴不足以弥补售价高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长安中混的售价比传统动力汽车高4万~5万元,弱混高3000~5000元。另外,老百姓对新能源汽车质量性能、可靠性也不太信任,这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许多人认为,电动汽车充一次电的行驶里程越长就越好,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因为电动汽车要想行驶距离长,就要多装电池,而电池很重,装多了会加大汽车能耗,导致更加耗电,减少电池使用年限。因此,在选购电动车时,消费者应追求性价比。
《瞭望》:您能否预测,新能源汽车何时能够全面进入寻常百姓家?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徐留平:按照目前政府的支持力度和行业的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应该在三五年内打开大众市场。不过,新能源汽车要全面走入寻常百姓家,必须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电池成熟度;二是运营模式。(记者 王金涛 张桂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