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戴姆勒新电动车不排除比亚迪生产可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比亚迪戴姆勒新电动车不排除比亚迪生产可能
2010年06月07日 14:10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4周前刚刚离开北京的戴姆勒集团董事长蔡澈又一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的工作更为具体:与比亚迪签署正式的合资协议、宣布在北京奔驰投资2亿欧元兴建发动机厂、参加北京市长郭金龙召开的市长顾问会。

  毫无疑问,戴姆勒与比亚迪的合作是蔡澈此行最为吸引媒体的亮点。

  根据协议,双方合资成立名为“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的研究技术中心,各占50%股权,在中国开发新一代电动汽车。顺利的话,新车会在2013年面世,将结合戴姆勒在电动汽车结构和安全领域的专有技术以及比亚迪在汽车电池和驱动技术,同时,该车会采用双方联合创立的全新电动车品牌。

  但这个目前中国最为独特的汽车合资项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争议。支持者认为此举开创了中国车企对外合作的新纪元,是一次难得的、平等的合作。而怀疑人士则认为,这是戴姆勒与比亚迪向政府示好的一个“秀”,两家企业合作的诚意和实际效果值得怀疑。的确,这个合资金额仅为6亿人民币的项目,并没有向外界透露太多双方合作的细节。

  蔡澈对于这类说法的态度当然是坚决反对。他强调,对于戴姆勒这样一个有着120年历史的汽车帝国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利用这样一件事情来炒作。

  对于比亚迪,蔡澈则不吝溢美之辞,甚至说:“(戴姆勒)有幸拥有非常出色的合资伙伴。”同时,他还为比亚迪鸣不平,认为比亚迪发展速度过快,难免会引起业内的一些猜疑。

  不过,详谈之下,蔡澈还是表露出其对该项目的真实心迹。他认为,目前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未明,对于戴姆勒这样的公司来说,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其在欧洲、北美都有不同的合作伙伴,联合开发采用不同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而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恰好与戴姆勒现有技术是不同的,因此,比亚迪就成为戴姆勒又一个放鸡蛋的篮子。另外一个原因是,戴姆勒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电动车商机。

  同时,蔡澈对于中国市场信心十足。他表示,今年奔驰品牌在华销量超过10万辆,而到2015年,年产销将达到30万辆。“奔驰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公司创始人的一贯理念”,蔡澈说。

  经济观察报:能否透露与比亚迪合作的详情?

  蔡澈:现在我们还没有确切的分工。比较清楚的是,比亚迪是以电池为长的企业。而且在技术上,比亚迪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戴姆勒所用的是另一种锂电池(锰酸铁锂),略有不同。目前,双方在做相关研究,但没有做确切的分工。

  可以说的是,我们与比亚迪计划在2013年发布新车。

  经济观察报:戴姆勒为何会选择比亚迪呢?

  蔡澈:在车企中,戴姆勒的电动车是比较领先的。从汽车的整体发展趋势上,也是会向电动车转变的。但是,目前谁都不知道最终会是采用哪种技术。为此,我们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合作伙伴。

  在中国,政府很支持电动车发展。戴姆勒也想及早进入这一领域,帮助中国进入电动车时代。比亚迪是中国公司,我们觉得与比亚迪是比较合适的。

  经济观察报:目前只是成立了一家研发中心,那么开发出来的电动车会在哪里生产呢?

  蔡澈:在目前的合资企业合同中,还没有确定最终会在哪里生产。但不排除在比亚迪生产的可能,因为,比亚迪也具备生产汽车的能力。

  另外,6亿人民币的投资额只是现阶段的。

  经济观察报:你对统一电动车标准、使用成本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看?

  蔡澈:在统一电动车技术标准方面,将是一个很大挑战。例如,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时至今日也没有统一。我们在初期,会注意这些标准的统一,但这是很艰难的。

  使用成本的问题,电动车购买很贵,但使用电动车所需花费的电费是比油钱便宜的。我们考虑一些方法,例如采用电池租赁的形式,以便分摊消费者的购买费用。

  经济观察报:与比亚迪的合作,是否征得了戴姆勒另外一个合作伙伴——北汽的同意?

  蔡澈:我们是上市公司,因此只能在与比亚迪签署了备忘录之后,才能和北汽控股透露此事。当时,北汽觉得突然,感觉不是太好。后来,我们与北汽做了说明,与比亚迪的合作是不会与北汽冲突的。

  对于奔驰品牌,我们只与北汽合作,因此,与比亚迪合作会有利于北奔。而且,我们也把发动机项目拿到北京生产。

  经济观察报:戴姆勒提出了一个3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

  蔡澈:随着对中国汽车了解增多,我们有信心,2015年在中国年产销将超过30万辆,这个目标应该是比较现实的。

  为争取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投资2亿欧元在北京建立发动机工厂,产能为10万台。这是戴姆勒第一次在德国之外建立发动机厂,也是在华30亿欧元投资的一部分。

  过去3年里,奔驰是在华增长最快的豪华车品牌,因此,我认为这个投资是可行的。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