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竞购欧宝成“香饽饽” 北汽已确定出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各方竞购欧宝成“香饽饽” 北汽已确定出局
2009年05月27日 09: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通用已经辉煌不再,许多美国品牌将被削减掉——减至只剩下凯迪拉克、雪佛兰、別克以及GMC,庞帝亚克将不复存在,土星也将同悍马一样被出售或者关闭,萨博已经独立,在如今所有的美国与欧洲品牌中,只剩下个人用车欧宝和中型卡车沃克斯豪尔品牌未来的命运尚不清楚。但德国欧宝品牌并未因通用的衰退而降低身价,反倒变成了香饽饽,其创新的技术思维,动感富有品位的外观设计,引得各路英雄竞相购买。而对欧宝的股份收购的过程却充满了意外和变数,已经转变成为觊觎欧洲市场的四大洲厂商之间的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扑逆迷离的中国买家也被证实为北汽,而非大家猜测的上汽,遗憾的是,北汽已确定在这场追逐中出局。

  菲亚特首当其冲,行动迅速

  最近汽车界重组破产可谓是刀光剑影,一片萧条,菲亚特汽车集团却以黑马姿态成了汽车界的焦点,前不久刚刚和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的克莱斯勒走互补道路结成联盟,现在又把目光瞄准了通用旗下的欧宝。

  该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奇奥尼(Sergio Machionne,他将成为克莱斯勒的新一任首席执行官)的计划是将菲亚特汽车从集团分离,与欧宝,沃克斯豪尔以及菲亚特汽车持有的克莱斯勒股合并,组建一间名为“菲亚特、欧宝”的新公司,进行车型平台的整合,例如,通用缺乏菲亚特具备的超小型A级平台,双方都具有小型B级车平台,而克莱斯勒的特长是生产SUB车型。届时每年将产生10亿欧元的效益。菲亚特向来以小车闻名,拥有包括奢侈跑车法拉利、玛莎拉蒂等五大品牌,与欧宝合并后,该公司年总销量将达到600到700万辆,马奇奥尼称合并将是“上天注定的婚姻”,将创造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汽车新巨人。

  加拿大MAGNA与俄罗斯GAZ联手紧随其后,志在拓展欧洲市场

  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配件生产商加拿大的Magna InternationalInc.,是在超过半世纪以前由奥地利人Frank Stronach创办。Magna联手俄罗斯的GAZ提出以11亿美元入股欧宝。目的似乎是要将业务由北美拓展至欧洲,扩大装配能力。上周五的报道显示,Magna和GAZ已经提出购入欧宝20%的股权,并且已经获得俄罗斯最大的国有银行Sberbankf的融资支持,该银行将与通用各占35%的股份,余下的10%股份将由欧宝员工持有。

  Magna近期受到北美汽车市场拖累,特別是底特律三大车厂客户,至今已在北美裁减了数千个职位,削减全球雇员,由两年半前的8.4万人减至7万人左右。Magna目前的策略是将目标转移到其他的客户,包括大众(Volkswagen)、宝马(BMW)、丰田(Toyota)及扩充装备业务。旗下的奧地利MagnaStyr已获得Jeep GrandCherokees、Chrysler Voyager迷你小巴、宝马四驱车的装配合同,业务相当成功。而与此同时Magna也在加入制造生产油电混合双动能汽车。因此Magna有意入股欧宝是重要的策略行动,旨在获得俄罗斯20%以上的市场份额。年销100万辆汽车。

  德国Hesse州长RolandKoch表示,至此阶段,Magna的计划书的机会最大,但是他没有透露计划书详情。

  比利时汽车收购大鳄RHJ出人意料,北汽已经出局

  由美国投资基金Ripplewood创始人柯林斯(TimothyCollins)创办的布鲁塞尔投资公司Ripplewood Holdings LLC也提交了意向书,其中一项是会直接雇佣现有的25000名员工,但是没有进一步透露详细的计划。

  令人惊讶的是北京汽车工业集团(BAIC)也在上周四也就是竞购截止日期过后一天提交了意向书,阐明了对欧宝以及通用在欧洲的其他业务的兴趣,但遗憾的是通用表示不太可能考虑BAIC的建议,因为与正在竞购的其他厂商谈判进展顺利,相信不日将会达成收购协议。而之前一些所谓消息人士几乎认定递交意向书的中国车企是上汽,并言之凿凿地分析了上汽收购的诸多可能性。

  通用汽车的欧洲最高主管表示,欧宝需要至少10亿欧元(约合14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来维持运营。欧宝也表示,他们需要获得33亿欧元资金包括政府纾困金并削减12亿美元的成本才能脱离可能在6月1日破产的母公司通用并自力更生。若未获得过渡性贷款,欧宝的资金将在第三季度的某个时候告罄。

  如此看来,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汽车产业的新陈代谢正在加速进行,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庞大合并重组计划正在展开,这将很可能造就未来全球业的新格局,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悄然影响全球最为重要的中国汽车市场。(高嵩)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