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欲在车市竞争中抢先机 混合动力车明年上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上汽欲在车市竞争中抢先机 混合动力车明年上市
2009年05月13日 09:15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汽集团谋划更远将来,力争在未来的车市竞争中占得先机。

  5月4日,上汽集团召开新能源汽车建设誓师大会,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2010年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插电式强混轿车、纯电动轿车上市。誓师大会现场,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上汽还将在相应的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研发上各投入20亿元。上汽发展新能源车产业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全球汽车工业正处在重要的技术转型期,在当前全球金融风暴给汽车工业带来的阵痛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今年的上海车展,足以体现这一趋势,驻足各大厂商展台,新能源车已不再是摆设,不管是自主品牌的中国一汽、奇瑞、吉利,还是国外的日产、福特、大众、通用、丰田,其新能源车都向着实用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作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也已在新能源汽车探索研发上取得初步进展。去年君越混合动力轿车上市,领驭燃料电池轿车成功服务北京奥运,申沃超级电容大客车在本市公交线路上累计运行已超过50万公里。

  而在刚闭幕的2009年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展出各类新能源样车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展出的三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分别代表不同技术方向,分别为“上海牌”纯电动轿车、新一代“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荣威750 中混混合动力轿车。

  此外,上汽还展出三款新能源商用车,分别是:纯电动城市公交客车,这是由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零排放”公交客车;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节能效率达到20%以上;依维柯宝迪电动车,具备世界领先技术的轻型电动商用车,已投入实际使用。

  在探索研发不断推进的同时,上汽集团为进一步抢占汽车工业发展新高地,正式确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目标。在目标规划中,上汽集团着力实现中混混合动力车、强混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领域新能源车的产业化。

  2010年,上汽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投放市场,这一款车已不再是纸上谈兵。该车采用BSG系统(皮带传动的起动发电一体机),具备“智能停机零排放”和“环保与动力性兼备”两大突出特点,最高时速为205公里/小时,最大续驶里程达500公里。作为上汽首款面向产业化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可实现综合节油率20%左右。2010年,上汽还将向世博会提供包括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四大门类的近千辆新能源汽车。

  2012年,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上市,该车与中混混合动力车相比,采用更先进的高压电机,新能源使用程度更高,节油可达50%以上。同年,上汽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也将推向市场,真正实现零排放。

  今年3月20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公布。按照《细则》,未来三年内,通过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新能源车达到2011年占乘用车销量5%的目标,必须依靠私人消费带动。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不管是上市已久的普锐斯,还是刚推向市场的比亚迪F3DM都处于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究其原因,无外乎关键零部件技术的不成熟和缺乏配套基础设施。

  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上汽已又一次走在了前列。今年初,上汽集团与上海汽车共同投资成立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投资达20亿元,自主开发能够逐步替代传统内燃机驱动技术的油电混合和纯电驱动核心产品技术。

  上海捷能将专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集成和控制集成开发,并紧密联合上汽供应商体系进行电驱变速箱技术的产品研发,打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驱变速箱研发、制造和应用体系;同时,将通过广泛合作,开发电池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和其它配套零部件;并开展支撑上述服务和产品开发的新技术研发。

  上汽集团表示,上海捷能的成立,将加快本土化研制进程,降低新能源车的成本,为上汽的新能源车抢占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并使上汽在新一轮汽车产业调整和变革中占得先机。(沈新华)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