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汽车发展要节制 产能过剩不是“伪命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程远:汽车发展要节制 产能过剩不是“伪命题”

2010年09月15日 09: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发改委官员一席“汽车产业出现产能过剩迹象”的言论,在车界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产能过剩”问题,与中国汽车业的成长如影随形,自中国汽车起步,“产能”就是个“问题”,一会儿不足,一会儿过剩,几年一个轮回。而中国汽车业就是在大起大落中成长起来的。

  一般来讲,一次市场高增长过后,必然带来产能过剩。在市场高增长的诱惑下,各企业都会暗自比拼着“挖潜扩能”,于是,统计上总产能有一个大的增长,形成“产能过剩”。

  不过,在中国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过剩的产能总能很快被快速增长的市场所消化。中国汽车业的产能过剩,时间上从来没有持续很久,也没有给产业带来过多大的伤害,反倒是企业常常要遭受产能不足之痛,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装不到自己的兜里,那才叫一个遗憾啊!所以中国汽车企业从来都是只怕产能不足,不怕产能过剩,对“产能过剩”的警告,总是充耳不闻,不以为然。

  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经济一样,有两大特点:一是增长快,二是变化多,难以捉摸,因此,中国汽车市场预测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从“六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可以说,汽车市场预测几乎就没有准确过,而且市场还专门与专家较劲,他们提出的市场目标,不是完不成,就是提前好几年实现,弄得专家们很没面子。既然市场规模预测不准,又如何去判断产能“过剩”还是“不过剩”呢?

  当然,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调控是他们逃不掉的责任,他们那只“看得见的手”,是一定要去干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中国汽车业也一直处于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恕我直言,汽车曾经有过的“过剩产能”,都是经过政府“看得见的手”批准的。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1981年中国汽车产量不足18万辆,而今年则可能达到1650万辆,30年增长了90多倍,世界汽车史上可曾有过这种先例?这种增长速度和增长幅度能够消化多少“过剩”产能!所以有人就提出“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然而,中国汽车市场这种高增长是不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是不是象有些人说的,中国有13亿人口,只要做好拓展工作,市场资源就像聚宝盆一样,用之不竭?

  如果单从购买力来说,很可能就是如此。往前看的30年中,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总是估不透。这个阶段,制约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购买力。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收入不断增加,有能力购车的人的确是“与日俱增”。当然还有交通设施,但路也总是在不断地修;至于能源,直到近几年才这么紧缺,石油价格也才这么贵,城市大气污染也才讲“难以承受”。而且过去基数很小,增幅尽管很大,但增加的绝对值并不大,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中,因此可以倡导轿车进入家庭,大力推进汽车发展。

  现在的情况则不同了,所有大城市的面积都扩大了好几倍,道路修得已经够多了,仍然堵得寸步难行,“怨声载道”。石油是越来越少,而且价格也翻了几番,汽车排放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的土地总不能全都修成马路和停车场吧?新能源技术恐怕短期也难有根本性突破,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经到了极限。不用说象美国人均保有汽车一辆,就是达到日本、德国人均0.6辆的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就要达到8亿辆,超过目前全球6亿多辆的汽车总保有量,社会能够承载这么多汽车吗?

  看来由着汽车的性子发展的时代结束了。与改革开放前30年不同,制约汽车市场发展的将不再是购买力,而是土地、能源和大气等资源因素。在新的形势下,汽车业应当有全局眼光,应当依照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依据中国土地、能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制定一个构成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一味根据购买力的增长去设计汽车的发展目标,汽车的发展应当受节制。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只看到汽车对GDP的贡献,也确有企业只看到发展汽车带来的利益,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收入增加了,就会有更强大的购买力,汽车市场就会无限扩张,于是争相投资汽车项目。如果2015年,市场规模到达3000万辆,就意味着5年时间汽车年产销量将再翻一番!届时各种社会资源能支撑这么大的销量吗?

  如果汽车真的多得成了灾,马路上车子跑不动,也找不到停车的地方,车给人们带来将不再是方便与快捷,甚至是痛苦,人们是否还有巨大的热情去购买?政府会不会出台限制发展的政策?尽管存在着巨大的购买力!

  这样的情况如果真的出现了,“有效产能”会不会变成“无效产能”?评判汽车产能是否过剩,恐怕不能简单地只看购买力,更不能只依据过去的发展速度。

  希望与可能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产能问题还真的不是个“伪命题”。(作者系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总监程远)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