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汽车补贴遭质疑 促销"擦边球"搞晕消费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节能汽车补贴遭质疑 促销"擦边球"搞晕消费者?

2010年08月31日 08:0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近期国家三部委第二批节能环保补贴车型目录的公布,到目前为止,享受节能环保3000元补贴的车型已经达到132款。有消息称,第三批节能汽车目录有望于下月推出。

  节能环保补贴,不论是对于环保或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大好事。但是,随着政策的一步步推行,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让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提出了疑问。一项好政策想要达到预想的效果,还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厂商促销“擦边球”搞晕消费者?

  随着国家二批节能汽车补贴名单的公布,在这样的汽车销售淡季,入围的厂商纷纷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汽车市场或者4S店,经常可见大大的“节能惠民补贴3000元”之类的条幅吸引消费者。与此同时,未入选节能目录的厂家在促销时也打起了“擦边球”。

  继新奥拓入选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之后,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节能先锋惠民先行全系主力车型优惠3000元活动”。消费者购长安铃木系列轿车(特定车型除外)即可享受优惠3000元的专项节能补贴。包括未入选节能目录的旗下SX4和雨燕等车型。

  上海大众在朗逸入围后,自掏腰包把POLO也拉入3000元补贴的行列;而同样未入选节能车型的东南V3菱悦也打起了“惠民”优惠3000元的促销牌。在目前的汽车市场,搭节能惠民宣传的厂商绝对不在少数。一位销售人员更是坦言:“这只是一个噱头。”事实上只是普通的现金优惠,只不过现在节能汽车补贴“比较有炒作点”,所以“顺便搭班车寻求卖点”。

  业内人士分析,下半年车市由热转冷销售越来越吃紧的情况下, “节能汽车补贴”无疑是救市的稻草。那些还未有车型登上节能汽车名单的厂商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撬动销量的卖点,因此出现了商家自掏腰包为节能补贴埋单的情况。

  但是,上述情况的出现却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在新亚市汽车市场内,一位准备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已经被节能汽车弄得糊涂了,都说是节能汽车,享受国家补贴,但是现在一共有132款车型真正入围,一时间哪能分辨出真假?另外,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面对商家开出的优惠条件,不少消费者对于所购车型是否是节能汽车也没那么关注了,只要价格合适基本上都可以考虑。

  业内人士指出,商家自掏腰包的 “节能补贴”与国家补贴混在一起,让消费者难以分清哪些是节能车型,哪些不属于节能车型,这也与政策设立时的鼓励节能减排的初衷不符。

  3000元补贴该怎么补?

  中国消费维权中心主任郝庆丰前些天收到一位消费者投诉,他在买车后知道了国家对该车型补贴的情况,于是去找厂商理论,客服的回答很是具有代表性,只要是比厂家指导价低3000元就算是补贴了,经销商的销售优惠与汽车节能补贴消费者只能享受一样,如果再给补贴3000元,他们经销商都是要亏本的,不能再给补贴了。

  郝庆丰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这样的回答是很坦诚的,也把存在的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现在就是直接到店里去询价,很多车型的优惠都在几千元乃至上万元。原本准备优惠一万元的车型,可以改口说优惠7000元,加上国家补贴的3000元,整个一个朝三暮四,无非是改个说法而已。至于以前这个车型优惠多少,厂家心理准备优惠多少,这3000元补贴如何体现,着实令人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相信最近准备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同样遇到了这样的困惑。

  到底这3000元补贴是怎么补的?按照规定,消费者在购买节能汽车时,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先行垫付给消费者,之后再根据节能汽车的销售数量,逐月向财政部申领返还补助资金。而节能汽车的补贴流程应该是,车主在获得购车发票和上牌凭证后,需在经销商处敲章后由其兑付3000元,而并非是在购车谈价时由经销商直接优惠3000元。

  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在市场中出现混乱补贴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方式的不明朗。目前的补贴途径,很大程度上依靠厂商的良心和诚信,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汽车市场而言,这种方式往往是不可靠的。而一些消费者和专家也建议, 不如像汽车下乡一样,把3000元补贴在上牌的时候直接补贴给消费者。

  节能车型认定该引入第三方?

  在国家的《节能惠民工程》中明确规定,把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但是目前认定节能车型的过程却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现在国家推行的对油耗达标车型补贴3000元政策是有漏洞的,判断的依据仅仅是企业自己上报的耗油标准,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的试验和检测。仅凭企业的自我申报,没有人予以核实,难保其中没有虚报作假情况存在。如果长此以往,就会让弄虚作假的人占便宜,就会诱发更多的人弄虚作假。这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而且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晨报记者 孙金凤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