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减速真相:扩产难度大 政策期待落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比亚迪减速真相:扩产难度大 政策期待落空

2010年08月11日 08:2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比亚迪减速,猜测之声四起。

  8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将今年的销售目标由之前的80万辆下调至60万辆。

  8月4日,比亚迪半日收市报55港元,跌2.83%。

  大华继显表示,比亚迪不太可能完成80万辆的销售目标。大华继显维持该股卖出评级,给予目标价45.00港元。相比4月7日高位时的84港元,三个多月累计下跌已达34.5%。

  一时间,库存压力说、新能源车产量不足说、小排量购置税增加说……种种外界猜测甚嚣尘上,此起彼伏。

  日前,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下调销售目标,砍去20万辆的根本原因在于产能不足。

  “今年扩产达不到要求。”至于具体原因,该负责人表示不便奉告。他补充说,提升品质是今年下半年,比亚迪的重点所在。

  车市整体低迷

  2009年年底,比亚迪公布了新年推广计划及全年销售目标,高达80万辆的产销目标一经公布引起业界纷纷质疑,众所周知,南北大众与上海通用今年的产销量预计也就控制在75万—80万辆左右。

  比亚迪此番销售目标的制定源自王传富及其团队打造“六连冠”的决心!

  2009年,比亚迪产销突破40万辆,这是其连续5年实现100%的跨越式增长。因而在2010年,比亚迪再次以100%的增长速度为基础制定了80万辆的产销目标。

  然而从4月份开始,我国汽车市场出现环比下滑。比亚迪销量也从3月份的6.8万下滑到了4月份和5月份的4.5万辆,在6月份则继续下降到3.5万辆,7月份销量下降达3.3万辆。比亚迪内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销量达28.90万辆,尽管同比增长达63.5%,但只是全年80万的销量目标的36.13%。

  政策调整影响

  “我们的库存并不像外面说得那么多,降低销售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产能没有那么多。”

  比亚迪公司一内部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扩产难度较大,整体生产线要增长,其他配套也要增长。他同时表示,虽然国家在节能补贴方面对新能源车有所补贴,但是购置税政策调整的影响远远抵消了补贴的利润。

  2009年底,政府宣布将减少购买在1.6升或以下小型轿车税收优惠。小型车购置税优惠将从50%至25%。因此,小型车购置税从2009年的5%增加至2010年的7.5%。比亚迪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销售小型轿车;例如1.6升以下的小型轿车占比亚迪2009年10个月总销量的88%。尤其是比亚迪最畅销的车型F3占总销量三分之二。因为吉利明年推出多种型号的中型轿车以提升竞争力。所以,比较吉利,比亚迪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变化。

  在2008年末及2009年末比亚迪分别推出混合动力F3DM和电动E6。然而,由于高价和缺乏电池;它们的销量仍落后于销售目标。销售仅来自于大客户。

  大华继显看淡比亚迪销售量,并指出,比亚迪计划在2010年底前以销售价格40000美元于美国推出E6。基于不成熟的技术,引致大华对E6的销售持怀疑态度。故此,大华继显在年初作出评析:2010—2011年比亚迪的销量增长从40%削减至25%。同时,分别降低2010年和2011年纯利预测15%和21%,以反映较低的销售量增长。

  品质转移

  “我们几年下半年的计划是向10万--20万元的中高端发展,抓售后服务,打造品质年。”

  比亚迪上述内部人士透露,此举是有意避开主品牌密集且竞争激烈但利润和市场都有限的8万元以下区间,希望杀入合资品牌的传统范围,展开对合资品牌的战略反攻。此次大规模调低销量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减小经销商压力,还有更为全局的考虑,进一步贯彻公司‘品牌年’的战略举措,集中力量进行品牌建设,为下半年更长远的发展作准备。

  “金九银十,下半年完成50%的销售量应该很乐观。”据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比亚迪将2010年定义为公司品质年,实现有质量的增长,重点包括提升人的品质、提升产品的品质、提升公司的运营品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产品品质达到全球领先。(屈一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