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价“水”到底有多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价“水”到底有多深?

2010年07月13日 18:32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关注进口车生存法则特别报道之一

  ——报关员揭秘价格“水分”

  “一款奥迪Q7在德国落地价70万元,到了中国香港就涨至90多万元,而在内地更是摇身一变飙升到120万元。”准备买车的海归张先生惊叹道。

  虽然早对进口车国内外价差有所耳闻,但张先生实在没料到价格差距会如此“夸张”。记者近日通过调查采访发现,从进口车入关到车辆被消费者购入,在国内一共要经过三道涨价关口。

  层层“注水”进口车价格翻倍

  杨光(化名)从事报关员多年,他告诉记者:“进口车利润之大,不做这行绝对想不到。”据了解,一款进口车的价格由到岸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其他费用及利润等几部分组成。“事实上,进口车在源头上(即国外销售公司供货时),价格就已经开始‘注水’。”杨光告诉记者,国内总代理在此基础上又会上浮一截,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费用,最后到分销商处,价格早就面目全非。“在巨额差价里,各种税收占据43%,剩下的则在各个消费环节中逐层消化。”据记者了解,进口车利润的多少与车型排量大小息息相关,如排量为3.6L的某品牌进口车,在美国的售价折合成人民币在33万元上下(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按6.8计算),但转眼之间到了国内,一下子就飙到88万元。除掉近25万元的税费,其中的“中空层”有30万元左右。显然,国内豪华车的高利润让国际车企“眼馋”。自去年开始,欧宝、沃尔沃、英菲尼迪、雷克萨斯、进口大众、奥迪、宝马、奔驰等品牌车型蜂拥而至,中国已经成为进口豪华车的淘金地。

  渠道垄断与政策有一定关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成都进口车商总经理告诉记者:“事实上,造成如今进口车价格水分大、利润高的原因,与国内的进口车管理政策有一定关联。2004年《汽车品牌管理办法》出台,明确了进口车渠道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依据该《办法》,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成立了独资或者绝对控股的销售公司,完全主导了进口车在国内的销售渠道。这也意味着,经销商销售某品牌车型,必须从统一渠道提车,否则车辆就会被划入“水货车”范畴,售后维修无法得到保障。如此一来,这些总经销商“大权在握”,弊端也开始显露。

  “正是由于跨国汽车公司对货源、销售渠道的垄断,让进口车在中国获得了超额利润。”这位经销商老总不禁感慨道。随着弊端的扩大以及来自业内的呼声四起,在2008-2009两年间,《办法》中涉及进口车的内容多次被热议,甚至进行修改,但效果甚微。

  消费力强中国市场连年飙

  国内消费者对于“面子”的追求,直接体现在这些国际豪车的价格上,这也是不少进口车商不怕价格上涨导致客户流失的重要原因。而高利润空间,也是进口车商有底气动辄降价几万、十几万元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进口车销量增长迅速,增幅在10%左右;2008年,进口车销量接近35万辆,增幅达20%;2009年,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国内进口车上牌量增长了31%!

  进入2010年,各品牌进口车在中国市场全面发力,原来只作为合资车型补充的进口车,被推到了2010年发展的重点,各豪华品牌在华销量攀比之风再次兴起,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把中国作为最大的汽车市场。据统计,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海关共进口汽车25.5万辆,同比增长183%,以此推算,今年全年进口车总量将超过75万辆,高于去年全年的41.9万辆进口量。如此强大的购买力,怎能不让进口车商更加卖力地吆喝呢?作者:黄明君

参与互动(0)
【编辑:张艳红】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