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9日电 北京媒体报道说,北京市政府在2002年年初确定的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60件重要实事已经全面落实。
在2002年12月中旬,北京市政府公布了该市计划在2003年为群众办的60件重要实事,并征求市民意见。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在过去的2002年完成的60件实事包括——
第1件:加大控制大气污染力度,采取各种措施继续改善市区空气质量,使全年空气污染指数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达到55%左右。
全年空气污染指数2级和好于2级的天数为20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5.6%。
第2件:发展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发展管道燃气用户8万户。
共发展集中供热面积694.7万平方米、管道燃气用户17.6万户。
第3件: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尾气排放检测,使尾气路检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共路检机动车7.8万辆,尾气路检达标率为91%。
第4件:拆除危房84万平方米,动迁居民6.9万户。
全市拆除危房89.9万平方米,动迁居民7.4万户。
第5件:竣工经济适用住房200万平方米。
全年竣工经济适用住房254万平方米。
第6件:以租金补贴为主,推进廉租房工作,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廉租房。
已有667户廉租房家庭落实了房源并得到租金补贴。3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项目已于11月1日开工。
第7件:完成马草河及周边地区整治;启动凉水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马草河及周边地区整治工程已完工;凉水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已启动。
第8件:全面整治东便门三角地,建设明城墙遗址公园。
明城墙遗址公园于9月29日对外开放。
第9件:完成右安门外东庄铁路环内环境整治,拆除违法建设,清除垃圾渣土,绿化植树。
完成了右安门外东庄铁路环内环境整治。共拆迁居民420户,单位15家,清运垃圾渣土10万余吨,植树1.4万余株,铺草8万余平方米。
第10件:全市拆除违法建设总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米。继续整治城乡结合部,落实区域环境卫生责任制;继续搞好中心城区环境整治;基本拆除三环路以内干、支路两侧的违法建设和逾期临建。
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6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三环路以内干、支路两侧违法建设和逾期临建已基本拆除。
第11件:加快城市铁路建设,10月份实现城市铁路西线通车,年底东线具备通车条件(除东直门车站外)。
9月28日,城市铁路西线开通试运营;城市铁路东线已具备通车条件(除东直门车站外)。
第12件:完成二环路阶段性改造工程,对二环路绿化进行全面整治;修补前三门大街、安定路等20万平方米破损较严重道路。
二环路阶段性改造工程于9月8日完成,对二环路绿化进行了全面整治,共改造绿化面积50公顷;修补了前三门大街、安定路等34.5万平方米破损较严重道路。
第13件:完成清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清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9月28日通水试运行。
第14件:完成宣内大街(宣武门至长安街)建设;开工建设莲花池东路西延(至西四环)、朝阳北路(东大桥至东四环)、马家堡西路(南三环至南四环)工程。
宣内大街(宣武门至长安街)9月21日建成通车;莲花池东路西延工程(至西四环)于11月底开工;朝阳北路(东大桥至东四环)已于6月开工,现已完成工程量的60%;马家堡西路(南三环至南四环)工程已于6月底开工,现已完成工程量的50%。
第15件:新增城市隔离地区绿化面积1333公顷;城近郊区每区至少建设1处1公顷以上的林地;继续实施“黄土不露天”整治工程;完成新建居住区80公顷绿化美化任务。
新增城市隔离地区绿化面积1666公顷;城近郊区每区均建成1处1公顷以上的林地;“黄土不露天”整治工程完成绿化面积440公顷;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任务完成129公顷。
第16件:温榆河、潮白河、永定河和五环路(一期)、六环路(一期)、顺平路“三河三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完成绿化8000公顷。
温榆河、潮白河、永定河和五环路(一期)、六环路(一期)、顺平路“三河三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完成绿化9700公顷。
第17件:加快京津周围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在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庄及南口五大风沙危害区营造固沙片林2667公顷,实施“沙地播草覆盖”工程3333公顷;进行山区生态屏障建设,营造水源保护林4667公顷,太行山水土保持林2000公顷,实施爆破整地造林1333公顷,完成飞播造林作业面积1.33万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4.67万公顷。
在永定河、大沙河、潮白河、康庄及南口五大风沙危害区营造固沙片林2667公顷,实施“沙地播草覆盖”工程3341.2公顷;进行山区生态屏障建设,营造水源保护林5333公顷,太行山水土保持林2333公顷,实施爆破整地造林1386.8公顷,飞播造林作业面积1.33万公顷;完成中幼林抚育4.7万公顷。
第18件:完成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石骆驼段、八家庄段8.7公里防护网建设,保障首都饮用水源质量。
8.7公里防护网工程于6月底建成。
第19件:加大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力度。完成历代帝王庙二期、圆明园遗址、白塔寺西路、天宁寺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腾退后维修工作;修缮并对社会开放纪晓岚故居、先农坛神厨、金中都水关遗址、琉璃河桥、团河行宫等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十三陵德陵明楼抢修工程;开放中国电信博物馆等4座博物馆。
完成了历代帝王庙二期、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白塔寺西路、天宁寺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腾退后维修工作;修缮并对社会开放了纪晓岚故居、先农坛神厨、金中都水关遗址、琉璃河桥、团河行宫等文物保护单位;十三陵德陵明楼抢修工程已完成;中国电信博物馆等4座博物馆已正式开放。
第20件:完成自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成首都博物馆新馆土建结构工程60%;完成北京天文馆新馆土建结构工程80%。
自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7月26日完工;首都博物馆新馆工程完成了工程量的60%;完成北京天文馆新馆土建结构工程80%。
第21件: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提供入学机会8万个,比2001年增加1万个,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在预计参加普通高考人数增加近6000人情况下,保证参加高考的学生70%左右能够上大学。
2002年,全市普通高中共招生8.4万人,其中优质高中招生4.9万人;普通高考报名人数7.18万人,录取5.52万人,录取比例为77%。
第22件:新增公共电汽车、长途汽车2200辆;开辟线路50条,调整延长线路50条;进一步解决居民小区出行难问题。
新增公共电汽车、长途汽车2852辆;开辟线路55条,调整延长线路50条,解决了130个居民小区出行难问题。
第23件:改造拥堵路口、路段20处;在前三门大街、新外大街、丽泽路等大街新建公交优先专用道10公里;建成20条准快速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减少乘客出行时间。
共改造礼士路北口等28处拥堵路口、路段;在前三门大街、新外大街、丽泽路等大街新建公交优先专用道12.4公里;市区准快速公交线路已达29条,长度77公里;通过优化公交线网结构,公交车行驶速度有所提高,减少了乘客出行时间。
第24件:在五环路内新建交通信号灯60处,路段自助式人行横道信号灯30处;增加二环路内照式路名牌200面;增加无信号灯路口主次干道标志400面;在全市60所学校、幼儿园门前左右各30米内设置禁停标志,完善注意儿童标志、施划人行横道标线,加大对学校、幼儿园门前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新增8处停车管理规范区,使城八区停车管理规范区达到12处。
在东外斜街等60处路口新建了交通信号灯,在太平桥大街南口等30处路段增设了自助式人行横道信号灯;增加二环路内照式路名牌200面;在北工大路口等无信号灯路口增加主次干道标志400面;在团结湖一小等60所学校、幼儿园门前和周边道路设置禁止车辆停放、注意儿童标志108面,新施划人行横道17条,加大了对学校、幼儿园门前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新增方庄等8个停车管理规范区,城八区停车管理规范区达到12处。
第25件:新建改建200座二类以上免费公共厕所;完成200座旅游区(点)厕所改造工作;地铁站台厕所免费开放。
共新建改建220座二类以上免费公共厕所;完成了220座旅游区(点)厕所改造工作;地铁站台厕所已免费开放。
第26件:解决50条无路灯道路照明问题;改善30条道路照明条件;在西客站站前广场、牡丹园环岛至八达岭高速路之间等处新建过街设施8座,修缮人行过街通道20座。
宣西大街等50条无路灯道路照明问题得到了解决;改善了酒仙桥等30条道路照明条件;在西客站站前广场、牡丹园环岛至八达岭高速路之间等处新建了过街设施8座,修缮了过街通道29座。
第27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在250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19%,在250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
第28件:加速推进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范和建设社区便民再生资源回收站(车),使之达到1000个。
全市社区便民再生资源回收站(车)达到1100个。
第29件:对宣武区祖家庄、东城区东银丝胡同等10处供水低压区进行改造。
祖家庄、东银丝胡同等10处供水低压区改造已全部完成,共计改造管网1123米,使1703户、7085人受益。
第30件: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建成投产110千伏变电站4座(宣武区右安门、朝阳区国棉、东城区隆福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街),新增变电容量54.1万千伏安。
宣武区右安门、朝阳区国棉、东城区隆福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街四座110千伏变电站均已投产送电,新增变电容量54.1万千伏安。
第31件:清理整顿全市户外广告、牌匾,拆除非法设置和有碍观瞻的户外广告、标牌、灯箱。
共拆除非法设置和有碍观瞻的户外广告、标牌、灯箱68245块,重新规范设置43853块。
第32件: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10万个;对有培训要求的下岗职工进行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和鉴定,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全市共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10.99万个;对有培训要求的下岗职工培训19.2万人次,培训合格率为95.4%,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率达到93.4%。
第33件: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及医疗补助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待遇标准。
全市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36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及医疗补助费6.7亿元、养老金117.2亿元,确保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从7月1日起,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企业工伤职工长期待遇标准。
第34件:在1000个社区居委会建有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设施,具有“三室(日间照料室、文化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一场(室外老年健身活动场所)、一校(老年学校)”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开通运行北京市社区服务热线呼叫系统。
有1074个社区居委会建有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设施,并具有“三室、一场、一校”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北京市社区服务热线呼叫系统“96156”已开通运行。
第35件:将60所农村乡镇敬老院改造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孤残儿童、残疾人及社会成员服务;加快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改建4家区级老年病院。
有60所农村乡镇敬老院已改造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孤残儿童、残疾人及社会成员服务;4家区级老年病院已改建完成。
第36件:为300户农村优抚对象和500户农村社救对象维修翻建住房。
今年共为300户农村优抚对象维修翻建住房990间,为534户农村社救对象维修翻建住房1999间。
第37件: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医疗补助标准;实施《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缓解优抚对象、低收入群众医疗难问题。
从5月1日起,老复员军人医疗减免比例由45%提高到55%;《关于实施〈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意见》已经印发,全市有130所医院被确定为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定点医院,1880位城市低保对象开始享受医疗救助待遇,全市累计支出医疗救助金315.96万元。
第38件:为6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植入人工晶体;为贫困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为20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小型残疾人用品用具。
为6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植入了人工晶体;为贫困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工作全部完成;为220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了小型残疾人用品用具。
第39件:建立北京市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残疾人信息中心、盲人保健按摩培训中心,对3000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新安置1000名残疾人就业,完成区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信息联网工作。
北京市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残疾人信息中心、盲人保健按摩培训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3000名残疾人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新安置1000名残疾人就业,区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信息联网工作已完成。
第40件:基本清除盲道上灯杆等障碍物;在全市一级公园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增添200辆残疾人车;在100家星级饭店健全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客房、厕位、车位及无障碍坡道)。
盲道上灯杆等障碍物已基本清除;在全市一级公园中改造无障碍设施50处,增添了200辆残疾人车;在106家星级饭店健全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客房、厕位、车位及无障碍坡道)。
第41件: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对不愿意集中供养的由村委会确定帮扶对象,实行包户服务;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重点解决特困农户生活脱困问题。
各区县均出台了关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有7.1万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对农村五保户实行了集中供养,对3308户、3692名农村分散五保户和困难户实行了包户服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拓宽了社会救助覆盖面,特困农户生活脱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第42件:加大药品监督管理力度,保证用药质量和安全有效,全市通过国家GMP认证企业达到70家,完成抽验药品8000件;开展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治理药品采购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降低药品费用。
全市通过国家GMP认证企业达到80家,完成抽验药品8113件;完成年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招标药品金额占临床使用药品总金额的52%,监察部门对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各阶段进行了监督,招标药品平均降价比例分别为:抗微生物类药品17.5%,心脑血管、抗肿瘤类药品、内科清热剂10%。
第43件:改建8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完善远郊区县急救体系建设,改建4个急救分中心;为本市新生儿免费提供乙型肝炎疫苗,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全市儿童计划免疫系统。
西城区厂桥等8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工作已完成;改建了昌平区等4个远郊区县急救分中心;7月1日起全市开始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了全市儿童计划免疫系统。
第44件:加强自行车综合治理,加大对偷盗自行车和销赃的打击力度,加强自行车、旧自行车信托商店和交易市场日常管理,做好自行车牌照换发工作,提高技术防范能力;采取开辟示范街、存车出具证明等措施,规范存车秩序。
共打掉偷盗自行车团伙39个,破获偷盗自行车案件13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62名,全市共核发、换发自行车新牌证333.1万个。采取开辟示范街、存车出具证明等措施规范存车秩序,城八区自行车公共收费存车处基本做到了区内存车凭证样式统一、制作规范,建立了丢车赔偿机制。
第45件:继续抓好全市农贸市场的清理整顿,提高治安防范能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在整治农贸市场秩序过程中共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拘留违法犯罪人员1877名,打掉各类团伙44个,其中恶势力团伙8个。本市农贸市场清理整顿工作通过了全国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
第46件:巩固地下空间安全专项整治成果(重点是人防工程和居民楼地下室),加强安全管理,努力实现管理科技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建立健全了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地下空间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北京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已制定完成;地下空间计算机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安装地下空间标识牌2000处。
第47件:规范城乡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全市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登记在册率达到95%以上,对出租房主宣传教育面达到98%以上。
全市共登记各类出租房屋22.6万户、75.8万间,租住175.5万人,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登记在册率达到98%,出租房主受教育率达到98.2%。
第48件: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新创建100家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达标单位,建设好10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将一家大型农产品专营批发销售市场办成安全农产品专营批发销售市场,在商场、超市中新建100个安全农产品销售专柜。
新创建108家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达标单位,建设了111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将四季青乡锦绣大地农产品专营批发销售市场办成了安全农产品专营批发销售市场,在商场、超市中新建了400个安全农产品销售专柜。
第49件:进一步完善打假维权网络,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全市2000家投诉联络站作用,在80个工商所建立对外服务平台,及时受理、解决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在建立198家打假维权企业网络的基础上,推出30条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街、20家消费者满意市场、60个消费者满意店和无假冒商标店。
继续发挥全市2000家投诉联络站作用,在126个工商所建立对外服务平台,及时受理、解决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在建立198家打假维权企业网络的基础上,推出了30条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街、70家消费者满意市场、80个消费者满意店和60个无假冒商标店。
第50件:在全市最大的5家批发市场内设立名特优新产品专销点,在关系群众生活的食品安全方面落实索证索票制;鲜肉上市实行厂场挂钩,定点供货;坚决打击私屠滥宰以及生产“注水肉”、“病害肉”违法行为;对畜产品“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和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实行连续性抽检。
在大钟寺、新发地等5家批发市场内设立了名特优新产品专销点,对关系群众生活的豆制品、鲜肉和熟肉等食品供应实行了索证索票制;在各省(市)政府有关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了猪肉进京的33家厂商名单,全市已基本实现鲜肉上市厂场挂钩,定点供货,建立问题产品可追溯制度;共建安全肉品专卖店(柜)150家,出动1689人次进行生猪屠宰执法检查,收缴生猪及产品1538头,取缔注水窝点30个,私屠乱宰窝点22个;共连续性抽检生猪1392头,蔬菜320余件,对检测不合格产品,进行行政控制和定期复检,再次复检合格,方可上市。
第51件:提高市场面粉、大米、食用油、酱油、食醋、腐竹等食品质量,对生产和经营企业实行全面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有毒有害成份的监督检查,并公告结果。
对面粉、大米、食用油、酱油、食醋、腐竹等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上予以公告,现已公告42期。
第52件:培育早点市场,规范现有早点供应网点500个;发展集中加工、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早点供应网点(车、亭)200个。
共规范现有早点供应网点508个;发展集中加工、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的早点供应网点(车、亭)284个。
第53件:新建200个邮政报刊亭,新增望京K4、椿树园等邮电所、网点20处;实增固定电话用户70万户,实增移动电话用户180万户。
新建了200个邮政报刊亭,新增望京K4、椿树园等邮电所、网点23处;实增固定电话用户75万户,实增移动电话用户200万户。
第54件:在密云、房山、延庆、平谷、昌平、门头沟6个区县的深山区实现5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已在密云、房山、延庆、平谷、昌平、门头沟6个区县的深山区实现71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第55件:在全市街道、乡镇和居委会配建1200个全民健身工程,为广大市民科学健身提供更多场地设施;完善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设立国民体质监测流动站。
全市街道、乡镇和居委会新配建了1200个全民健身工程;国民体质监测流动站(车)已开始启用,可完成18项测试内容。
第56件:为140所农村寄宿中小学校学生改善生活条件,配备接送学生用车等必需生活设施;城近郊区建成20个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站,缓解“3岁前儿童受教育难”问题。
为140所农村寄宿中小学校学生改善了生活条件,配备接送学生用车等必需生活设施;20个社区早期教育活动站已开始招收婴幼儿及家长,建立了会员卡,开展各种亲子活动。
第57件:区县图书馆全部建成电子阅览室,实现网络服务;建设城近郊区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联合检索、网上阅读、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各区县图书馆均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实现网络服务;城近郊区公共图书馆已完成首都图书馆“智慧2000计算机系统”安装及数据迁移工作,实现了联合检索、网上阅读、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第58件: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开展农民农业技能培训,建设3个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平台,14个二级区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中心,100个三级郊区远程教育服务站点,使20万农民接受农业技能培训;加强区县科普建设,在城八区各建立一个科普型社区。
农村信息管理平台等3个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已开始运行,建立了14个二级区县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中心,100个三级郊区远程教育服务站点,26万农民接受了农业技能培训;城八区各建立了一个科普型社区。
第59件:推进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新建五小水利工程4000处,新增蓄水能力25万立方米;加快市定49个边远山区乡镇农户增收致富步伐,实现边远山区乡镇人均劳动所得增长10%,消除240个人均劳动所得2500元以下低收入村。
新建五小水利工程1.1万处,新增蓄水能力380万立方米;通过发展山区三大主导产业,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措施,49个边远山区乡镇人均劳动所得达到4130元,同比增长11%,消除了261个人均劳动所得2500元以下低收入村。
第60件:继续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加快郊区50个乡镇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不少于5万个非农产业的就业岗位。
郊区55个工业小区入区企业1530个,新增基础设施投资47.2亿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非农就业岗位5.5万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