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8日电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今天在第二届特区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了多项措施振兴经济,主要包括:推动经济转型; 加强与内地经济合作;果断解决财赤。
董特首在报告中对于“推动经济转型”指出,“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建立香港为亚洲的国际都会。”并将改善营商环境。
董建华说,“我们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强化我们在金融、物流、旅游和工商业支援服务四个经济主要支柱的优势。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国家发展的势头来加快我们的经济转型。这些重要工作,既是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对市民的承诺。”
“香港要走出经济困境,就要想方设法吸引外资,留住港资,增加在香港本土进行的经济活动,以扩阔产业、就业和财税的基础。”
同时,港府将鼓励多元发展并提升人才质素,他指出,“香港市民的知识智慧、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灵活求变的能力,是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建立知识经济体系,人才是关键因素,而人才又是香港最宝贵的资源。”
董建华在报告中对“加强与内地经济合作”指出,“对香港来说,必须把握这段时间,把传统的中介角色,尽快提升为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主要枢纽,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同时强化香港作为中国金融和商贸中心的地位。”
在全面推动合作的同时,加快珠三角经济融合。使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腹地,进而向全国辐射;巩固传统合作领域,寻求新发展和新突破;全力配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兴建连接香港与澳门和珠三角西部的大桥所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加强香港作为珠三角国际商贸中心的角色,协助欧美、日本及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并向海外推介香港连同整个珠三角的经济潜力。
董建华在报告中对第三大问题“果断解决财赤”时指出,“如果不及时解决,(财赤)会成为香港走出经济困境的重要障碍。政府施政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财赤问题。”
他表示,将在5年之内,在共同承担、公平合理的共识原则下,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逐步恢复财政收支平衡。
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大力节省公共开支、适当增加收入;到2006至2007年把政府经营开支由预计的2200亿港元削减至2000亿港元;通过自然流失和自动退休,在2006至2007年度把公务员编制数目减少10%,即减至16万人左右;今年4月1日起全面暂停招聘公务员;尽快推行公务员第二轮自愿退休计划;为了显示与市民共渡时艰的决心,行政长官和14位问责官员、特首办主任及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由今年4月1日起减薪10%。
董建华指出,“要走好这条发展路,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下一代,我希望各方面能够把社会的共同利益放在优先的位置,我们同坐一条船,应该相互扶持,彼此关怀;对于弱势社群,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尤其要寄予同情,尽我们所能照顾。”
同时,“不低估推动经济转型、振兴经济的困难,但更要放眼看到成功之后的璀璨景象。我和特区政府有信心、决心和把握,引领香港摆脱困境,努力完成当前经济转折时刻历史交予我们的使命,使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