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一月七日电(刘程孙自法)装载在“神舟”四号上的科学实验仪器,伴随着飞船的成功返回,已将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空间科研成果带回地面。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空间环境综合监测、微波遥感对地观测和空间新技术实验等领域的研究又取得重要进展。
“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今日运回北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经过近七天的飞行试验,“神舟”四号飞船装载有科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返回舱,以空间环境独特的高度和微重力条件,使此次重点进行的综合性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对地观测及空间细胞电融合等实验项目,取得了地面环境条件下无法取得的重要成果。
空间环境及其变化是关系载人航天器和航天员安全的重大课题,“神舟”四号飞船飞行试验中,中国首次进行了综合性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除继续实施二号、三号飞船已经进行的高层大气探测外,还进一步配置了对航天员安全至关重要的高能辐射、低能辐射探测器,可实时监测飞船轨道空间的各种环境参数,为航天员的安全防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专家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四次飞行试验,中国对空间环境及预报方法的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具备了发布远期、中期、近期环境预报以及飞船发射、运行期间的空间环境状况和可能出现的空间环境异常预报的能力,并在提供有关太阳活动、空间辐射、地磁活动等参数和飞船运行轨道的大气参数,出现危急情况时发布警报等方面,已成功为“神舟”飞船提供了安全保障。
微波遥感对地观测方面,“神舟”四号装载了包括微波辐射计、高度计和散射计在内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分别用于探测和获取海洋、大气及陆地有关的降水、积雪、土壤水分、海面高度、大洋环流以及海面风速、风向等信息。
生物技术研究实验方面,“神舟”四号进行了空间细胞电融合实验、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空间分离纯化实验。在“神舟”四号装载的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电融合仪器内,同时进行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项电融合实验。这两项实验均是目前国际生物技术的前沿课题,旨在获取存活的杂种细胞技术上取得突破,为人类利用微重力资源进行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空间分离纯化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空间微重力环境下,有关电泳迁移率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导致的动态过程稳定性控制、分辨率控制,以及空间制药分离纯化设备的设计技术等问题。“神舟”四号装载了中国自行研制的设备,使用的生物实验样品为细胞色素C和小牛血红蛋白,在轨连续分离时间设计为一小时,用于分级收集和在轨光电监测。
此外,“神舟”四号还采用中国自行研制的通用流体实验装置,进行了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可望在相关理论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
专家认为,“神舟”四号飞船开展这些空间科学实验并取得大批重要成果,将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神舟”四号飞船轨道舱仍然在轨运行,它将继续进行微波遥感对地观测和空间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