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8日电 举世瞩目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昨天已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了实施阶段。
官方人民日报今天在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祝贺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并指该工程是造福子孙的伟大工程。
文章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建设,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正确领导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自从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各有关部门、省市和规划设计单位持续进行了50年的准备工作,做了大量的野外勘察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的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这个基本方案是经过长期研究,认真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形成的,充分体现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
文章说,实施南水北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惠及当代,造福子孙。水资源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利用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给北方地区调水,有利于提高受水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遏制并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文章指出,南水北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不仅要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还要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要统筹考虑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一,要把节水放在首位。要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需求状况和生态平衡,确定调水规模。第二,要立足节水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水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一定要调整耗水型工业和耗水型农业,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第三,加大治理污染力度。南水北调能否成功,治理污染是关键。首先要保护好水源,这是调水的基础。第四,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水源区要采取措施保护好水质,防止调水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受水区要禁止超采地下水,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五,要建立良好的筹资、管理、运营机制,核心是要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水工程建设和用水管理。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要对高耗水消费加以限制。
文章亦说,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既要满怀信心,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又要把困难想得多一些,把工作做得细一些,尽量减少不利影响。